就我县植树造林、中幼林管理、草原生态恢复工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记者采访了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国忠同志。
记者:请问刘局长,今年我县植树造林有什么计划?
刘国忠: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县不断加大推进植树造林绿化工作,今年计划完成植树造林1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万亩,三北和央补退化林修复7.5万亩。现在地块已全部落实,苗木已准备好了,在清明过后将掀起植树造林的高潮,改变以往的杨树造林模式,主要以栽植元宝枫为主。目前,全县已经行动起来了,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组织发起高山台公园枫树种植认养志愿活动,将高山台公园打造成一片火红的标志性主题公园。后期,我们将加大力度进行管护工作,增加基础设施为打造美丽彰武、生态彰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记者:大家都知道,要使植树造林真正的把作用发挥出来,不仅要注重栽植过程的质量,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后期管护上下功夫,确保苗木成活。那刘局长,在中幼林管理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哪些举措呢?
刘国忠:就这个问题我想讲三点:一是做到宣传到位。就目前栽植林木成活率低、保存率不好的现状,县政府于2月28日做出林间管理的通告,从今年开始林间不能种高科作物,乡镇是主体责任单位,要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林木资源对于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大家管护树木的自觉性,以营造林木管护的良好氛围。二是责任落实到位。明确了植树造林后期管护工作,遵循“谁种、谁管”原则,责任落实到人,构建长效管护工作机制。三是管护技术到位。林业部门要选派技术人员,分赴各乡镇、各村组讲解中幼林管理技术要点,提升造林绿化工作技术含量,进一步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记者:我们知道我县是高度敏感的生态脆弱区,为积极打造辽宁西北生态屏障,规划实施了彰武县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工程,示范区内将通过人工种草等手段实现林草融合发展。那2020年如何大力推进草原生态恢复工程呢?
刘国忠: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一年初绿,二年满绿,三年见成效”的目标,我县将继续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及专项资金,对北部沙化区重点乡镇和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全力推进草原生态恢复工程。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实施综合治理:一是在草原植被恢复方面,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种草,以快速恢复草原植被;二是在草场等级提升方面,大力开展少花蒺藜草防治工作,有力促进和提高优质牧草繁育和占比,实现草原的生态及生产功能同步;三是在生物灾害防控方面,将科学预测预警,及时有效开展鼠害、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草原生态安全。通过以上综合措施治理,使草原沙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为改善彰武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改善宜居环境。请问刘局长,在推进我县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方面,我们有什么计划?
刘国忠:生态宜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020年建设美丽示范村10个、美丽乡村9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现林地内积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林草生长环境和发展环境;二是乡村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城镇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适宜耕作的土地扩大绿地面积,推进农村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庄周围绿化,对现有和新建公路、铁路沿线、农田林网及城郊结合部绿化美化,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
记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既是开展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也是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关键时期。根据我县气候特点啊 春季多风少雨,风干物燥,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偏高。我县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全县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进行了哪些部署呢?
刘国忠:今年防火工作任务繁重,气温偏高,春季风力较大,可燃载物量大,现在开始农事活动,外出人员较多等特殊情况下,主要抓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加强应急响应,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要有应急预案,要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责任,明确工作目标,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宁可向前一步重叠,不可后退一步空挡;二是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真正管住火、管住人,杜绝火源进山入林;三是从火灾防控上下功夫,坚持“管、疏、堵”相结合,强化隐患整治;四是从应急处上下功夫,做好预案,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其次广泛宣传发动,增强防火意识,制定了《彰武县2020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周”,全县发放森林防火宣传手册1250本,彩色宣传单页16580张,在入山路口、重点林区、各乡镇春节大集等人员密集地,广泛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第三要加强值班值宿,排查风险隐患,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领导不缺位、人员不脱岗、工作不脱节,值班人员要全面准确掌握本地区火情动态,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坚持火情每日零报告制度。最后组建森林草原消防队伍,计划县本级组建两支以水灭火为主的森林草原消防队,每支25人,在防火期实行集中食宿、准军事化管理,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管理规范、装备齐全、反应快速,做到打早、打小、打了,一定打赢春季防天火攻坚战,确保国家和人民财产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