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大考 五老答卷 ——彰武县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战“疫”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关工委作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群众性工作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贵人才资源,应对疫情大考,全县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应该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填写这份答卷呢?

  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县关工委就下发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和重大举措,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县关工委领导通过微信群或直接打电话,下发中国关工委、省市关工委有关文件和传达县关工委的具体工作安排。要求五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居家防控,戴口罩、常洗手、常消毒、不串门、不聚会,安全防范;并要求各级关工委和五老,根据自身特点,以实际行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谱写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新篇章。

  五老请缨,全力抗疫。我县广大五老以雷锋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主动请缨,勇当疫情防控的守门员。无论是街道社区,还是乡镇村屯,都有五老执勤员的身影,涌现出许多优秀典型人物。阿尔乡镇67岁老党员王志海和66岁老党员高桂兰,夫妻俩双双志愿上岗执勤;刚刚受聘担任满堂红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吴玉芝,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党委请战,带领5名五老在防控卡口站岗值班;彰武镇铁医社区房玉书等4名志愿者组成老党员小组,承担小区卡口的防控执勤任务;84岁老书法家刘普臣,以楷、行、草三种字体书写4米长卷——毛主席《七律·送瘟神》,送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又为抗疫捐赠平时积攒的2000元钱,还主动担任小区五级网格员,帮助小区站岗执勤。广大五老成为构筑群防群控人民防线的一支重要力量。

  无私奉献、助力防控。疫情无情人有情,奉献爱心助防控。在疫情防控中,县关工委负责同志主动捐款,全县各级关工委积极行动,广大五老踊跃参加。前福兴地镇敬老院老院长吕希山带头捐款5000元;大冷镇76岁老党员包士田,得知疫情防控人员缺少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质,他到处打听,寻找门路,购买后第一时间送到值勤人员手上,并为卡点执勤人员送去蛋、肉、糕点等,还捐赠300元。县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志勇带头,全系统退休老教师704人,捐款22539元;县卫健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文利等249名退休老医护工作者,捐款17400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级关工委领导和五老1873人,共捐款134695元。

  线上指导,网上授课。面对抗击疫情的实际情况,县关工委开展了线上工作,将传统工作方式转变为网络模式。许多五老虚心学习网络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网络工作需要。通过使用微信、电子邮箱等完成工作任务。县关工委利用关工委工作微信群和邮箱下发了2020年工作要点和上级关工委文件。及时了解乡镇和县直相关局关工委工作进展情况和五老活动情况。上下相传信息2000多条,交流工作信息和经验。县教育局关工委,在全县30所中小学进行了“讲述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网上系列教育活动,现已讲了2堂课:《守初心 担使命的方志敏烈士》、《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故事》,清明节期间普遍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致敬时代英雄》主题教育活动。全县24个乡镇关工委组建25个村(社区)家长学校微信群,五老担任群主,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员负责选编教材,坚持每周一课,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现已进行了6堂课,效果很好。县直青年干部职工较多的11个局都建立健全了关工委组织,由五老牵头,建立青工微信网,对青年干部职工进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系列教育,首课讲的是《从方志敏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网课开创了新形势下发挥五老作用,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平台、新途径。

  助力春耕,帮扶脱贫。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复工复产和扶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在防控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县乡(镇)关工委把帮扶引导青年农民抓好春耕生产,脱贫攻坚提上重要日程。章古台镇关工委和五老,对宏丰村扶贫果树基地(231户建档立卡户,栽培果树260亩),进行全程技术服务,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峰(林业工程师),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带领五老技术员到现场指导果树栽培、剪枝、防害等工作,传授果树管理经验,受到建档立卡户的热烈欢迎。

  总之,全县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战斗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