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浩
本刊讯 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与我县柳河治理工作相结合,5月11日,县委书记刘江义主持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就彰武生态建设进行了专题学习研讨。县领导刘江义、王迎春、杨敬忠、孙奎元出席会议,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相关乡镇及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刘江义指出,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达学习贯彻5月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和在陕西秦岭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意志和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完善彰武生态格局,建设好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全力推进柳河、养息牧河综合治理,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城秀、民乐”,打造彰武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就践行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进彰武生态建设,刘江义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为人民谋幸福的高度,站在为彰武谋未来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和在陕西秦岭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悟出信仰、学出担当,补齐彰武生态短板,使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彰武加速赶超、富民升位。
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推进彰武生态建设。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秉承“要生存、先治沙”的理念,将防沙治沙作为改善生态环境首要任务,把生态建设作为推动彰武加速赶超、富民升位的重要保障,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科学谋划、不断探索,干群一心、同心同向,有效遏止了科尔沁沙地南移,使彰武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但是,我们所共同认识到、切身体会到的,当前制约彰武发展最大的问题依然是生态问题,实现加速赶超、富民升位最大的短板依然是生态短板。经过不断的共同探索、现场实践,我们提出了以建设集山水林田湖草沙于一体的辽宁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为目标,明确了以“一点两线一面”为构架的综合治沙战略之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实施好柳河综合治理,使草原与柳河相得益彰、融合发展。
就实施柳河综合治理的意义,刘江义强调,我县在习近平总书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示精神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留住水、改良田、保护生态”这一治理理念,一是以水改良田,留住“宝贵资源”,促进农民身份转变,不断加快农业转身,助于招商引资。要大力实施柳河综合治理,保护柳河沿岸绿草植被,断绝柳河风沙源。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才能高质量开展招商引资,才能吸引更多的项目入驻,彰武加速赶超、富民升位才能真正进入快车道。二是涵养城市水源,有效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发展潜力,改善农村居民饮水,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切实提高宜居品质。全面提高流域防洪能力,有效保护柳河沿岸村庄、耕地和林地等免受洪水威胁,打造防洪度汛的“钢筋铁骨”。三是有效治理沙化,通过改善生态循环,封住激扬沙尘,全力构建生态屏障。通过实施柳河治理,出让土地指标和工程建设,可以拉动地方财源建设,促进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增收,进而推动彰武经济社会发展。“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城秀、民乐”的目标也必定能够实现。
刘江义最后要求,彰武生态建设见证着彰武的变迁,承载着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大家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一起把这项事业做实、做好、做出成效,真正让草原恢复、柳河治理、彰武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现彰武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开创彰武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会上,王迎春、杨敬忠、孙奎元、方国春、王秀华、杜江天、崔祥和王旭东等8位同志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并结合我县柳河治理工作作了中心发言。杨敬忠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月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刘姗依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陕西秦岭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随后,一堂以“弘扬治沙精神,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的党课教育,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会前,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到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对草原生态恢复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