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时代 不断提升人大专委会工作水平 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于俊伟

  党的十九大以来,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工作重点,立足“两个机关”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党的十九大对于定位各级人大“两个机关”提明了方向和路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新时代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人大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县人大常委会是县委领导下的代表机关和权力机关。各专门委员会是县人大常委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承担着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重要职责,处于社会事业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对于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有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担当实干,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也作出了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要求全县各级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成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主动作为,创新实干,努力实现彰武“加速赶超,富民升位”目标。面对新时期新任务,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要立足我县实际,摆正一线位置,保持一线状态,积极履职尽责,全力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突出工作重点,提升人大监督工作实效。一是监督工作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人大第一职权是监督权,开展监督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监督“一府一委两院”贯彻党委决策和法律法规的实施。人大监督必须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作为监督的首要前提。当前正值我县经济转型的上升期,面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而繁重。人大要主动融入到全县发展改革大局,围绕县委工作重点,找准与“一府一委两院”同行的监督工作着力点,抓住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环境污染、司法公正、疫情防控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建言献策、依法监督作用,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敢于亮剑,让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刚性监督方式登场,努力提升监督实效。二是监督工作要始终注重工作创新。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人大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大工作的环境、条件、任务和要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只有树立主动创新意识,才能跟上新时代要求。在我县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大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越来越多,客观上要求人大工作要不断发挥创新意识,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以创新的观念和勇气面对难题,努力打造人大工作特色和亮点,真正体现人大监督的水平和质量。三是监督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一转变也要求人大监督工作要把事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事关民生的热点问题作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县实际,人大监督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寓监督于支持中,支持政府推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一是通过学习提高把握正确方向的能力。要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正确把握新时代对人大特别是专委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改进监督方式,努力提高监督工作实效。二是通过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政策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弄清楚工作的规则准绳。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理论联系工作实际,提高理论指导实践能力。边学边干,把每个视察、调研、监督等各类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三是通过学习改进工作作风。要发扬“为学精神”,提高调研视察水平,成为精通人大工作程序,精晓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相关对口部门业务工作的专家、能手。对照“庸、懒、散”作风顽疾,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总结成功经验,为县委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