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红镇:面对面问需求 实打实促脱贫

  如何让项目精准到户?彰武县满堂红镇采取“面对面”访问、“实打实”服务方式,千方百计密切干群关系,让产业项目落到实处。

  每隔一段时间,满堂红镇机关干部就会到包保的贫困户家,面对面推进扶贫项目,解决贫困户遇到的实际困难。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秀霞在镇里和驻村工作队的扶持下,养起了育肥猪,一年来,从提供猪崽儿、翻盖猪舍、再到提供养殖技术,只要有了困难,镇村两级包保的党员干部都会及时帮忙解决,仅仅一年,张秀霞的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板村村民张秀霞说:“我从一开始生活条件不好,欠外债,外债欠的多,现在外债没有了,都有存款了,去年应该挣7、8万没问题,今年就多了,欠的外债几乎都还完了,今年就是彻底没有事了,翻了好几倍了。今年要啥的话,20万没问题,现在这个价一点没问题。”

  有创业想法有人帮、出现问题有人管、第一时间沟通、第一时间解决,张秀霞说,这种精准、及时的处理模式,让她脱贫有了底气。

  张秀霞说:“镇书记和扶贫的尹书记经常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看看,经常来,记不清他们来过多少次了,到这了解一下情况他们就走,这领导真是太好了。”

  为确保全镇稳定脱贫,满堂红镇定期开展“面对面扶贫”活动,党委书记和镇长每人负责包3个村,一个班子成员包一个村,每个村有5名机关干部,每个村的包村干部以屯为单位,召开建档立卡贫困户会议,在面对面核对贫困户基本信息、确认到户项目,使贫困户的信息更加准确的同时,对贫困户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精确复核和精准录入,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又保证了脱贫成效精准。

  满堂红镇副镇长朱林介绍,第一次是村上和他们对接,第二步是驻村干部入村召开会议,确定下项目以后,给他们一些时间,基本上是15—20天,让他购买猪或者是羊,然后跟村上报备,我们统一时间,镇、村和村第一书记,每个屯进行验收,咱们经过这么多程序,目的还是想让他们这个项目有针对性和有可持续性。

  朱林告诉记者,服务群众,关键在于满足群众的真实需求。“面对面扶贫”中,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与贫困群众讲真话,扶贫户提诉求,大家评、众人议、集体办,工作不仅出实效,干群关系也更融洽。

  在“面对面”扶贫中,镇里了解到,群众希望寻找一个在家就能就业的工作,为此,镇两委班子积极奔走,建立了手工制品扶贫车间,操作简单,工作模式也灵活机动,不仅可以大家一起做,也可以带回家闲暇时间做。

  村民张立秋说:“我感觉还是挺好的,家里活还不耽误,你该干什么干什么,除了家务或者是务农或者是工作了都不耽误,闲着的时候咱们做点手工,在闲着的时候一天20、30块钱,一个月靠这个能增加千八百块钱,闲着的时候,不耽误务农或者是正常工作,我感觉是挺好的。”

  面对面问需求,实打实促发展,让满堂红镇的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截至目前,全镇发展山药种植、牛羊和生猪养殖等产业项目12个,25名贫困群众进入扶贫车间务工,全镇716户1398名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