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


本课主旨

  这一课讲述中国共产党砥柱中流、勇于担当、积极抗“疫”的中国故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精准指导,第一时间提出疫情的总要求、总目标,加强对疫情防控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充分证明了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政治保证。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舍生忘死、积极抗“疫”,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责任与担当精神。通过这一课,教育青少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2020年春,我们国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疫情传播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精准指导,科学防治,协调各方力量,有效地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共同奋斗,防控形势积极向好,重灾区湖北、武汉走出围城,全国生产生活秩序得以陆续恢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成果的取得,一是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决策部署英明果断;二是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是战胜这次疫情的关键所在。

  一、党中央决策部署英明果断

  疫情发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一是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做出直接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应对新型肺炎疫情工作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及时听取疫情汇报,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快速跟进疫情走向,全面掌控疫情形势,高效作出重大部署,推动“抗疫”大局发展。从正月初一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11次,听取汇报,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从1月25日到3月18日,习主席连续54天召开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这7次会议是:1月25日、2月3日、2月12日、2月19日、2月26日、3月4日、3月18日,平均不到8天召开一次。主要是全力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工作,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7次会议引领战疫走向,透过这7次会议,可以清晰地看到习主席如何指导部署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北京调研指导工作,他深入社区、医院、疾控中心等了解基层防疫工作,同时还视频连线湖北、武汉,听取前方指导组、湖北指挥部汇报。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他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3月10日,怀着对武汉人民的牵挂,他又亲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一线人员,同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卫生服务站医生、下沉干部、志愿者亲切交流,同时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强调:“要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防控”是他提及最频繁的一个词,词频数高达423次,自1月20日到3月18日,“群众”一词提了82次,可见人民群众始终是他心中的牵挂。二是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加强对全国疫情防控的统一指挥。应对新型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10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事宜,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1月27日,受习总书记的委托,李克强总理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先到重症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与医护人员视频连线,亲切交流,提出希望;然后又到火神山医院工地,勉励工人加快建设进度,同时间赛跑,做好自身疫情防护;到武商超市,查看商品供应和价格情况;到疾控中心,勉励科研人员加强病毒研究工作。

  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党中央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深入武汉一线指导督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加强主战场防控领导力量,协调解决重大事项。中央指导组到达武汉后,连续召开会议听取湖北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指导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病患救治、流行病调查、宣传舆论引导等工作。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强调,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对特殊群体的防控工作,要高度重视,措施落实到位,一定不能松劲,把老人们、孩子们保护好。从正月初三到现在,中央指导组从五个方面进行指导和督导:1.火线救治;2.物资驰援;3.督查进程;4.中西医结合成效;5非常战“疫”。三是国务院第一时间建立了由32个部门组成的联防联控机制,由国家卫健委牵头,下设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宣传、外事、后勤保障、前方工作等工作组分工协作,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按照战时要求,加强统筹协调,适应疫情防控即时需要。从1月20日起,国家卫健委每日汇总发布全国各省份确诊病例数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29次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国家医疗专家组制定7套诊疗方案,对疫情控制、控制传染源起到很好的作用。各省市、各单位、各部门也成立了抗疫领导小组、指导组和督察组,自上而下高效贯通,有效保证了中央顶层决策传导和高效落实。事实证明,党中央决策英明果断,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政治保证。

  二、党员干部、社会各界的责任与担当

  回望两个多月来的抗疫情景,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展现出来的“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与担当精神令人敬佩。例如:对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体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的责任担当;飘扬在抗疫第一线的党旗映照的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白衣天使们逆行援鄂宣示的是治病救人的责任担当;在机场、社区、路口、隔离点日夜辛劳的防疫人员铭记的是严防死守的责任担当;倡导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展现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责任担当。整个民族迸发出如此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治领导力、思想引导力、群众组织力和危机时刻的凝聚力,再一次以事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定海神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于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此次疫情当中,这些优势迅速转化疫情防控的强大工作优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是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力有效地动员、整合和协调各方力量,牢牢构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

  习总书记指岀:“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加强防控工作,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在防疫工作的最前线,尤其是在疫情快速蔓延最吃劲阶段,广大党员干部用最实际、最具体的表现捍卫了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在增援武汉之际,无数共产党员主动请缨,一份份写给党组织的请战书,一个个红色的指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表达了他们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自己初心使命的坚守。许多人在请愿书上写下同一个理由:我是共产党员,逆行而上,报名去抗疫一线。在这次战疫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科专家——钟南山,我们之所以这样相信他,是因为17年前的那场SARS战疫中,他就是中流砥柱。17年后,已经84岁高龄的钟老又一次站在了全国人民面前,披挂上阵,冲到最危险的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一工作就连续十几个小时,至生死于不顾,与病毒做抗争,与死神争分夺秒,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他是我们心中最美、最亮、最伟大的逆行者。刚结婚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年轻护士邓甜甜,不顾家人的劝阻,义无反顾赶赴武汉金银潭医院,她说:“作为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还有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在武汉封城之际还开着电动轮椅到门诊部坐诊,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共产党员”。只有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共产党员,才会在危急关头,扶危渡厄,舍生忘死,救民于危难,解民于水火,绽放最绚丽的光芒。像这样的抗疫英雄很多很多,举不胜举,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将散开,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最后的胜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