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邀请到了县工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戴春巍,请她谈一谈我县沙产业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思路。
记者:请谈一下我县沙产业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
戴春巍:沙产业是在沙区特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产业。从防沙、治沙到用沙,彰武经历60余年的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转劣为优、变害为宝、独具彰武特色的沙产业发展之路。今天的彰武正在走一条沙工业、沙农业、沙健康和沙旅游四大领域齐头并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创新之路。1957年,建成第一家国有硅砂企业——彰武硅砂矿。之后的半个世纪先后开办了10余家硅砂企业,采用最原始的工艺,生产最初级的水洗砂、擦洗砂等产品。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正式把硅砂产业作为四业之一,成立了县硅砂行业协会。2008年成立硅砂产业办公室,2012年成立硅砂产业研究所。从2014年和铸造协会接触开始,产业重新定义,如何发展的,我们的成功得益于三个“会”,协会、展会、论坛会议。“协会”就是和中铸协合作,包括到后来的接触中国建材协会,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等。“展会”就是走出去,参加国内、国际的相关会议,将彰武硅砂的品牌宣传出去,与实力强大的企业合作。“论坛会议”就是17年举办硅砂论坛开始,彰武品牌叫响全国,让更多的企业将认识彰武。今年9月召开第四届中国(彰武)铸造硅砂产业发展论坛,与第二届中国铸造协会管件与阀门铸件分会年会同期举行。
记者:请谈一谈我县独具特色的硅砂产业发展优势有哪些?
戴春巍:一是拥有丰富的硅砂资源。我县作为辽宁省唯一的天然硅砂基地,矿区覆盖北部七个乡镇,总面积40平方公里,硅砂规划区探明储量25亿吨,产品涵盖覆膜砂、石油压裂砂、3D打印等20多个品种,远销20多个省市、地区,年产硅砂近300万吨,占中国铸造用砂产量的10%以上。二是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年饲养牛羊百万头、禽类百万只,年产肉类20余万吨。随着现代农业示范带不断推进,树莓、山药、棚菜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大米、地瓜、花生等特色资源质量不断提高;双汇集团投资30亿元的生猪肉鸡养殖屠宰、新希望集团投资21亿元的生猪屠宰和华美食品投资6亿元的肉鸡屠宰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彰武,开启了彰武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升级序幕。三是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彰武素有“皇家牧场”美称,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城,我们有150万亩离海最近的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交相辉映,是国内首个集现代农业、生态牧场、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生态草原综合体”。草原康养、特色民宿、草原礼物、沙泉鱼宴等打造了彰武特有的生态草原文化品牌。目前,我县正在打造以彰武经济开发区为承载平台的硅砂产业集聚地。我县17、18、19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铸造硅砂产业发展论坛,并成立了中国首个“中国硅砂交易中心”, “中国砂都”自此叫响全国。2019年彰武代表中国铸造产业集群在德国铸造展会上发言,将彰武硅砂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使彰武铸造用砂在国内外铸造业中的声誉和影响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关联企业选择投资彰武。
记者:请谈一谈中铸协对我们彰武的帮助有哪些方面?
戴春巍:2015年以来,立波会长高度关心、关注彰武发展,十余次带领温平、志勇、晓恒等铸协领导和徐人瑞、黄天佑、刘洪勋等专家,为彰武出谋划策、答疑解惑、站台助威,有力助推了彰武硅砂产业发展。一是助推了园区转型升级。受大环境影响,彰武林产品基地发展缓慢。中铸协为彰武经济开发区找到了新的发展出路,由传统板材家居向硅砂深加工、装备制造及配套和新型建材产业转型升级,重塑了我县工业产业格局。二是谋划了彰武硅砂未来。彰武县连续三年承办全国硅砂产业发展论坛,中铸协为彰武授予了中国铸造用硅砂产业基地、中国硅砂交易中心、中铸协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砂产业联盟副主席单位、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轮值主席单位等5个国家级基地和称号,提高了彰武硅砂产业知名度。三是助力了高层沟通。在立波会长和中铸协的推进和交流下,省市领导高度关注彰武硅砂产业及铸造产业发展,使彰武硅砂产业成为省、市高度关注重点产业。四是助力了招商引资。铸协各位领导、专家在全国多个论坛、不同场合,宣传推介彰武,引进了宁波天阳、北京奇想达等多家企业,为彰武做大硅砂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强大助力。五是规范了行业管理。立波会长5年的亲临指导,为整个彰武产业发展,尤其是园区的规范化运行、高水平管理提出了宝贵意见,帮助园区企业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六是培育了专业人才。连续三次承办中国铸造用砂产业论坛,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全国性高端活动的举办经历,彰武才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性强、管理能力优的企业急需型人才。同时,更锤炼了彰武干部的能力水平和担当精神,全面提振了彰武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士气。
记者:请简单谈一下我县产业集群情况。
戴春巍:自2017年以来,彰武抢抓“京津冀”、“晋鲁豫”及“2+26”城市的产业转移契机,以彰武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以硅砂深加工、装备制造配套、高端建材“三大主导”产业为方向,强势开展招商引资。截止目前,开发区累计新签约落地项目90个,其中:硅砂深加工项目11个,装备制造项目62个,高端建材项目17个。一是硅砂深加工产业已经引起了国内硅砂深加工企业的高度重视。二是装备制造配套产业涵盖了铸造机械设备、铸造配件等全产业链产品。三是高端建材产业更是充分利用了彰武硅砂的优势资源,产品涵盖了广场砖、真空石、路面铺装材料等多个品种。尤其在管件产业方面,我们成功引进了河北高碑店联通管业、山西晋城鼎盛管业等国内知名管件生产企业。今年管件和阀门产业将在彰武迎来了二次创业的春天。
记者:6月末,在章古台我们举办了“砂画制作培训班”,请戴主任谈一谈我县砂工艺品产业未来发展思路。
戴春巍:随着防沙治沙的成功,彰武即将成为最具活力特色的绿色“中国砂都”。沙工艺品产业是我县沙产业发展规划中重要一环,即可结合彰武硅砂特有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助推沙旅游产业发展,又与扶贫攻坚相结合,解决就业增产增收。同时也可盘活因疫情影响的出口贸易扶贫车间,解决企业收益难题,助益复工复产。
2017年由硅砂论坛开始提出沙工艺品这一概念,2017年通过天津老师的现场表演、制作,在第一届硅砂论坛上对大家进行了展示,随后两年论坛也采取对外定制打造了沙漏、流沙画等沙工艺纪念品,2019年经前期考察学习,我局开始考虑培育沙工艺品产业,针对金丝彩砂画这一项目对我局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已设计出五个系列18种产品,如大型主题背景墙、实木台屏,瓷盘画、活性炭盘画、装饰画等中高低档产品。同时也为2020年硅砂论坛设计出两套瓷盘画,即彰武草原和那木斯莱荷花图;金丝彩砂画,由纯手工精制作而成,借助沙子独有的特性塑造出一种质感、视觉效果独特的新式画系。画材选用金属丝、天然彩砂为原料。经过考察和前期试作,反响较好,可以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成为沙旅游产业中的重要内容。
在未来发展思路方面:
一是培育沙工艺品产业。政府牵头推动,彰武铸造行业协会主导,培育一家沙文创企业。二是打造实训基地。以章古台镇为重点,打造“工业电商+扶贫车间+治沙精神体验”模式,打造沙画实训基地。在今年6月29日举办的第一期砂画制作培训班基础上,7月中旬又举行第二期培训,章古台沙画扶贫车间工厂正在筹建中。三是开展体验式教学培训。围绕我县治沙学校,开拓沙画体验式教学教育培训,通过学员培训,弘扬彰武治沙精神,宣传防治用的特色沙产业发展模式,开拓沙工艺品市场。四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结合我县职业高中,开设沙工艺品设计、沙画技能等课程,为我县沙工艺品产业发展培育储备人才。五是建立沙工艺品产业协会,吸纳彰武文化艺术人才,以彰武特色硅砂资源为引领,再度吸收、融合和创新,用时尚元素打造彰武沙工艺品产业,大胆创作符合彰武地域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