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阿尔乡镇新房子村有一位“牛人”,他不仅会养牛,还靠多年积攒下来的养牛经验成为会赚钱的养牛达人,更牛的是,他还贷款带领乡亲们养牛,成为了村里名副其实的“牛人”。
下午4点,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不时传来牛叫声,村民符金花刚刚给家里的育肥牛调配了米皮糠、玉米粉和水。依靠这些膘肥体壮的育肥牛,符金花一家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打了翻身仗,还了十万多元的外债,还整修了房屋,开上了汽车。谈起这些变化,符金花说,要感谢村里的一个人——李晓明。
李晓明是当地知名的“牛人”。1998年开始,李晓明靠2头架子牛起家,成为了村里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到现在,养牛已经近300头,是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
李晓明说,养牛20多年了,现在已经有一点经验了,选架子牛的时候,我一般都不太挑颜色,就是看脑袋大,嘴巴短,四个腿粗,后屁股宽的,身腰长的,就选这样的牛,这样的牛后期长势肯定行。
说他“牛”,不仅因为他牛养的好,更因为他有不服输、肯吃苦的牛脾气。养牛20年,不懂技术他去学,没有销路他去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非典时期,李晓明养殖的肉牛全部赔了进去。面对打击他坚信,只要努力挺过去,后面就会一片光明。
凭着不服输的牛脾气,李晓明不仅挺过了寒冬,还迎来了事业新阶段,2017年他已经拥有育肥牛200多头,成了村里响当当的“牛人”。随后,“牛人”又办了一件惊人的“牛事”,他要自己贷款,帮助乡亲们养牛。
李哓明介绍说,当时就想,自己一个人富不算富,必须得带动全村百姓一起走上致富的路,感觉养牛还是一个挺好的项目。然后就找大伙一起商量,帮他们扩大养殖规模,帮他们贷款。
2017年,李晓明贷款300多万元,为11户贫困户贷款买牛,2018年又贷款近百万元,到了2019年,全村50头-100头的养牛大户,已经有了10多户,30-40头的养殖户20多户,他所在的阿尔乡村,被人称为“牛”村。
阿尔乡村第一书记季春生说,现在全村养牛户大约是130多户,总养牛头数是7000头左右,目前阿尔乡村人均养殖是3头牛以上,人均收入大约在13000多元。
今年,牛人李晓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李晓明说,这是荣誉更是责任,他的目标还没有完成,他要带领乡亲们,让日子“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