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刊发:战“贫”微镜头|两套房里看脱贫

  39岁的徐宏春快言快语,性格爽朗。

  然而,这位要强的农村妇女之前没少缩在自家那套低矮、漏雨的房子里偷偷地哭。

  10月20日,记者看到,徐宏春宽阔、敞亮的农村大院里,并排而立两套房:一套是过去的两间破旧小砖房,四处漏风,隔着墙缝能从屋里瞅到屋外;一套是今年新建的三间大瓦房,整洁、亮堂,阳光毫无遮拦地铺满整个屋地。

  这两套房见证着曾经的贫困户徐宏春一家生活的变化。

  徐宏春是土生土长的北甸子村人。北甸子村位于阜新彰武县阿尔乡镇,地处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过去的北甸子村白沙漫天,沙丘环抱。村民们睡一宿觉,经常遇到沙土堵门、不得不翻窗而出的情况。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徐宏春和村民们饱受贫困之苦。

  “我是2013年结婚的,当时借了四万五千块钱买了这间旧房子。”推开两间小砖房的门,即见沾满黑漆漆油污的灶台。房顶是秸秆的,墙壁是水泥抹的,狭小的窗户连阳光都很难挤进来。

  “那时候我们一家全年收入也就五千多块钱。我家一袋大米能吃好几个月,为啥?舍不得吃,平常就吃苞米面饽饽”。尽管再三节省,但2015年底徐宏春一算账:欠债8万元。

  变化始于2016年。这一年,北甸子村启动了“政府+银行+肉牛养殖合作社”的扶贫模式,作为建档立卡户的徐宏春一家成为了重点扶贫对象。

  政府做桥梁,合作社做担保,银行发放了20万元贷款,徐宏春只用了11天就建完了牛圈、草料间。很快,首批35头小公牛进了圈。沉寂多年的小院一下子充满了生机。

  全家人开始忙碌在田地与牛圈间。

  辛劳也伴随着收获,到了去年底一算账,徐宏春用了三年多时间,不仅还掉了陈欠多年的8万元债务,而且手里还攒下一些钱。“我俩特别高兴,我和那口商量,盖个大房子!”

  今年春天,三间大瓦房在徐宏春的院子里拔地而起。从建房到装修,全都是徐宏春自己设计的,一共花了将近20万。

  徐宏春喜欢亮堂,她特意要求工匠做一个全村最大尺寸的窗户;她喜欢养花,装修刚一结束,她就从集市上搬回来好几盆鲜绿油润的绿植摆进了房间。

  尽管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子,但徐宏春没有扒掉那两间破旧的小砖房,“对那儿有感情,舍不得”。

  一新一旧、一大一小、一高一矮,徐宏春的这两套房,不仅是她家生活越来越好的见证,也是北甸子村乃至全镇、全县脱贫致富的例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