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2009年6月,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和使命;会议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会议明确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这“四个地位”和“四大使命”充分表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林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命越来越光荣,任务越来越艰巨。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贡献等重大职责,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二、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中肩负着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而森林被喻为“地球之肺”,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荒漠化被喻为“地球之癌症”,生物多样性被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决定着地球的生态状况,维护着地球生态平衡。其中,森林和湿地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无论是损害、破坏哪一个系统,都会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空间。森林被称为“物种基因库”,维护了全球陆地90%的生物物种。湿地又被称为“淡水资源库”,我国湿地保存的淡水占全国淡水资源的96%。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国际社会早已达成共识: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危机,绝大多数要靠林业来治理。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途径。
三、林业具有巨大的碳汇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承担着特殊使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5000亿吨储存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为维护全球气候安全,《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了两条减排途径,一是工业直接减排,二是通过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等优点。近几年来,我国森林资源的不断增长,为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估算,1980-2005年,我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78亿吨。
四、林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在壮大循环经济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森林是一种再生的、可降解的、绿色无污染的宝贵资源、能源,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替代能源等方面潜力巨大。木材、钢材、水泥并称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原材料,其中木材是惟一可再生的资源,越来越受到青睐,且需求量呈日益增长。同时,森林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正以其占陆地生物物种50%以上和生物质总量70%以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专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各种生物质能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随着我国资源能源总量的日益突出,充分发挥丰富的林地资源潜力,立足国内解决我国木材需求是根本出路。林产品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提高林产品供给能力,就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林业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加快林业发展,可以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社会就业、改善人居环境、保障身心健康等发挥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森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树种能够提炼出新药品,满足人们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愿望。林业的这些社会功能正在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六、林业具有巨大的文化功能,在繁荣生态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悠久、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如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人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价值观。林业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承担着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先锋任务,可以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广大社会成员通过参与义务植树以及各种生态文化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更加自觉地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县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