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以来,兴隆堡镇党委政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整合资金投入,锁定夯基固本、提升造血功能,下足“绣花”功夫,多渠道,全方位为产业扶贫筑好基底。
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计量科学院选派干部朱长生任职兴隆堡镇以来,第一时间与镇党委政府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结合镇域实际情况,确定了与时俱进,全面发展,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思路。
根据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经过镇党委领导、选派干部朱长生与省农科院孟令文教授反复咨询、沟通和考察,召开多次座谈会,根据省农科院署类专家孟教授提供的信息和建议,最后确定:为适合栽植薯类作物的兴隆堡镇五家子村引进新品种红薯(红毛)。该品种具有糖度高,口感好,甘甜爽口,经济价值好,发展前景好的特点。并于今年年初,在五家子村投入22750元开展最新品种署类(红毛)试种植,并顺利栽植五亩实验田。
为了搞好种植,镇上还专门组织培训,通过栽植理论指导和田间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前来领取种子的农户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培训。春种秋收,今年受疫情和旱情影响,在专家现场技术指导和抗旱保苗上客服了重重困难,五亩实验田仍有3000多斤的收成,比种植玉米亩均增收近千元,为更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壮大村集体经济及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特此,兴隆堡党委政府向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赠予“倾心精准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牌匾,兴隆堡镇五家子村向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赠予“精准扶贫办实事?情系百姓暖人心”牌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兴隆堡镇党委政府用好产业扶贫模式,“以久久为功的韧劲、背水一战的决心、抓铁有痕的作风,大打一场脱贫攻坚‘大决战’,进一步增加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踏上“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