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脱贫使命 发挥牵头职责 省政协助力彰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政协驻村工作队队长、县委副书记张立军,围绕省政协如何定点帮扶彰武、助力彰武脱贫攻坚等相关话题同与记者进行互动交流。

  记者:当前彰武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收官阶段,在彰武脱贫攻坚进程中,受到了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支持。那么请您介绍一下,省政协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帮扶彰武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呢?

  张立军:自定点帮扶彰武以来,省政协按照“立足民生改善、促进产业提升、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坚持落实责任不松劲,特别是夏德仁主席一直大力支持彰武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高度关注彰武的贫困群体,十余次莅临彰武,深入访贫问苦,视察帮扶现场,研究帮扶举措,推动彰武发展,帮助彰武提高脱贫攻坚质效。

  在定点帮扶彰武进程中,省政协坚持牵头谋划、统筹协调,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每年年初定期召开扶贫工作调度会,不定期组织扶贫调研会,协调省直机关工委、省统计局等18家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发挥各自职能、凝聚帮扶合力,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大力度向彰武倾斜。据初步统计,2013年至今,各定点帮扶单位,亲临帮扶现场的领导同志达到5947人次。帮助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近11亿元,协调贷款2.17亿元,走访贫困户5914户,资助贫困学生3007名,实施帮扶项目642个,推进了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了援建敬老院、资助贫困学生等公益事业,助力打造了红干椒、芝豇、花生等农业产业项目,全面提升了脱贫质效。

  记者: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省政协帮助彰武打造了哪些亮点工程呢?

  张立军:在帮扶彰武脱贫攻坚进程中,省政协始终坚持点面结合,既全面助推提高脱贫攻坚整体成效,又注重扶持建立标杆工程,主要在生态建设和产业扶贫两个方面持续用力。

  生态建设方面。2018年,省政协调研组撰写两篇关于彰武生态建设的专项调研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重要批示,彰武草原生态建设工作由此上升到省级高层推动,取得了积极进展。2019年8月,夏德仁主席召集部分驻辽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一同来到彰武,为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及后续产业项目发展,把脉定向、破题解难。短短两年时间,示范区植被盖度由治理前不足20%提高到70%以上,原本裸露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初步固定,风蚀点大幅减少,带动沈阳大气降尘量减少8.6%,成功打造了“辽宁草原模式”。

  产业扶贫方面,2019年9月,夏德仁主席率队到彰武开展产业扶贫专题调研,深入7个乡镇和经济开发区4家重点企业,实地考察德力格尔湖湿地、辽宁内蒙古边界林的草原生态恢复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了解庭院经济、樱桃大棚、肉牛养殖、西蓝花种植、扶贫车间等重点扶贫项目发展情况,研究隆源沙业等重点硅砂产业项目发展情况,细致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扶贫产业项目整体规划和布局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帮助探索创新建立了县统筹、镇领办、村领办和贫困户自营的“四重叠加彰武扶贫模式”,为彰武高质量脱贫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记者:在过去七年的具体实践中,省政协帮助彰武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呢?

  张立军:七年来,省政协作为帮扶彰武县的牵头单位,立足彰武发展实际,把彰武县脱贫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为彰武脱贫工作献计献策,积极协调省发改委、交通厅、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等非定点帮扶单位,从项目投入、道路建设、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道路建设方面,省政协多次协调沈阳铁路局、省交通厅,加快推进了高铁建设,投资1.2亿元,实施了中华路直通工程,打通了城市主动脉。同时,协调省交通厅调拨资金对韩杜线公路破损严重的27.5公里路段开展大修,并升级为县级公路,不再由县乡财政负责维修,彻底解除了县乡无力修缮的后顾之忧。

  在农业产业方面,协调省统计局涉农补助资金3686万元,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协调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农科院等部门积极帮助彰武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并以此为契机帮助彰武大力推动电商产业建设,形成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协调省电力公司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并在彰武建设阜新首个电网基建复工项目。积极协调省水资源管理集团帮助彰武编制了柳河综合治理工程总体方案,高质量推动柳河综合治理工程,助推彰武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