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 慎终如始 ——记彰武镇新三家子村第一书记于成

  肩负着组织的重托,2019年10月,县工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于成来到彰武镇新三家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一年来,新三家子村老百姓受益颇多,在明确了小麦种植加工扶贫产业发展思路后,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通过产业扶贫,新三家子村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

  为发展新三家子村集体经济,发挥产业“造血扶贫”功能,于成和村班子成员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利用村里水资源较好,田间水井密布,且该村有20多年种植小麦历史的优势,大力发展小麦种植加工扶贫产业,并成立了合作社,经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今年新三家子村种植的1700亩小麦,全部引进“辽春18”这一优质高产品种,虽然夏天遭遇了严重的干旱,但是新三家子村的小麦亩产达到600-800斤,贫困户亩均增收900-1200元不等。再算上下茬种植的大葱、白菜、油克、黄豆等收入,全村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都达到7000元以上。谈到今年的收入,身患脑血酸后遗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多年就高兴的合不拢嘴。

  于成知道,贫困户要实现真正脱贫,必须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在成立小麦种植加工合作社的基础上,新三家子村又先后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餐盒加工厂,村民们又有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从政策到组织,从思想到制度,从产业到特色,于成为新三家子村打造了一套环环相扣的脱贫方案。他在总结报告中写道,“扶经济更要扶精神”。言下之意是,扶贫先扶志,思想扶贫是扶贫工作的根本,只有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才能真正带领新三家子村全体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富庶生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