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冷链食品监管 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微信图片_20201228090007.jpg

  鉴于国内多地相继出现进口冷冻食品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情况,为巩固我县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县市场监督局局长王军谈谈我县冷链食品经营和监管情况。

  主持人:请问王局长,目前全县共有多少家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

  王军:进入11月份以来,市场局经过两次全县范围内排查,目前全县共有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92家,自用冷库48家,从业人员215人。

  主持人:我县进口冷链食品主要有哪些品种?来自哪些国家?

  王军:12月13、14日两天,市场局、卫健局和公安局三家联合对全县48家冷库进行再次排查,排查发现进口冷链食品有冷冻猪肉类、内脏、猪蹄等辅产品、冷冻白虾、青虾、籽虾、冷冻青鱼、带鱼、巴沙鱼、少量的冷冻牛眼肉、肥牛和鲱鱼。共排查出进口冷冻食品88.8 吨,其中冷冻猪肉类(内脏、猪蹄等辅产品)食品进口量较大,或者说基本都是进口的。这些进口冷冻食品分别来自丹麦,西班牙、美国、加拿大、巴西、越南、法国、俄罗斯、印度、厄瓜多尔等国家。

  主持人:请问王局长,我县冷链食品从业人员是否进行核酸检测?

  王军:按照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我县对进口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实行每周一检,新购进的进口冷链食品除提供海关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外,到达彰武后实行批批复检,确保达到万无一失的效果。

  主持人:食品生产经营者购进冷链食品是否向监管部门报告?

  王军:对照上级有关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购进进口冷链食品时必须在24小时之内向市场监管局报备,对不能及时报备和报备手续不齐全的经营户,按疫情防控要求禁止销售,直至关停整顿。为加强对冷库的管理,我局对每个冷库派驻专人管理,实行一库一人,每日对生产经营者购进的冷链食品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及时发现非法购进冷冻食品行为,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处理。

  主持人: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检测阳性频发,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

  王军:“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说,感染风险主要是在搬运、操作等环节,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进行安全有效的消毒,消毒后再接触表面,清洗、烹饪过程要佩带一次性手套,感染风险是非常低的,可以食用。但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病毒流行活跃期、人物同防期和长期作战疲劳期)的特殊阶段,还是要提醒广大市民慎重采购和食用或不食少食进口冷冻食品。

  主持人:消费者去购买进口冷冻食品时应注意什么?接触了冷冻食品应怎么办?

  王军:消费者在购买冷冻食品时首先要问清货物来源,如果是进口的,要查验海关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并索要购货凭证。公众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时,应首先对外包装表面进行消毒,随后进行手部清洁与消毒。冷冻食品销售者在处理外包装时,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做好周边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消费者对接触冷冻食品的炊具要及时清洗,使用过的残渣单独包装,及时处理。

  主持人:对流入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局如何监管?

  王军:我们在监管中,主要是查看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报关手续、进口检验检疫证明、同批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及货物业经消毒证明,对没有核酸检测合格证明的可疑冷链食品,立即单独存放,做好封存管理,同时报卫健部门进行核酸检测。对拒不接受核酸检测并擅自销售的将采取停业整顿等强制措施。

  主持人:对进口冷链食品管理下一步是如何安排的?

  王军:市场监管局对冷库实行“一库一人”严格管理,做到冷链食品落地“批批必检”;同时做好对食品生产经营户的指导工作,指导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督促生产经营户做好进、销货台账记录;发放致全县人民一封信到各社区、中小学校、村委会等,提高广大市民对冷冻食品的认识,全面保证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同时欢迎广大市民共同监督非法经营进口冷冻食品行为。如发现非法经营冷冻食品的请拨打市场局食品安全室电话:0418-7723467。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