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堡镇牤牛海村开展“六传六讲”活动

  兴隆堡镇牤牛海村七个村民组的乡村“大喇叭”,广泛开展了以“六传六讲”,即:讲理论、传思想;讲政策、传信念;讲道德、传新风;讲文化、传文明;讲科学、传技能;讲法治、传正气。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0年11月3日上午9时许,牤牛海村的大喇叭开始播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清新的旋律,熟悉的语调,让村民们感觉非常亲切。正在晨练的村民阮庆海说:“自己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报纸上面的字也看不清了,智能手机又不会用,这大喇叭一出声,在随时随地就能听到党的声音和科技知识。”

  在兴隆堡镇牤牛海村党群服务中心,刚刚结束喇叭转播的房红伟正在进行设备日常维护。他拿出了牤牛海村的节目单,高兴地说,现在节目定期进行更新,我们在播放固定节目的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编排了一些我们村里的节目。以前村里喇叭基本是摆设,现在群众每天都期盼着大喇叭的声响。现在的大喇叭内容更加丰富了,村民更加爱听了。牤牛海村老干部吴凤林说:“村上自从有了这个应急喇叭,对群众的教育很大,大家的精神世界都丰富了,村民素质也提高了。同时,群众还学习了科学常识,了解掌握致富信息。我种了三亩多辣椒,前一阵,通过收听应急广播,按照广播上的办法喷洒农药,效果好得很,今年辣椒长势好,产量高,收入也不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牤牛海村利用乡村“大喇叭”每天播发战疫信息4小时以上,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直通基层的优势,把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等内容不间断地送到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打通了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牤牛海村支部书记王立刚畅谈自己在此期间的付出和收获,疫情期间我们牤牛海村每天精心编排广播节目内容,除了通知、通告疫情防控知识,还增加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老腔、戏曲等节目,很好的实现了引导舆论、丰富文化、舒缓情绪、稳定人心,坚定信心的作用,凝聚起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可以说大喇叭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牤牛海村设有1个广播室,全村共安装了32个大喇叭,分部于牤前、牤后、牤么、牤西、东三座土、么三座土、西三座土以及村部32个高端音柱应急传输系统,形成“大喇叭、小广播”的无线广播传输网络体系和广播声音全覆盖体系,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广播“一张网”、乡村“大喇叭”全覆盖。  

  截至目前,牤牛海村应急广播每天早中晚3次定时播放,每次1小时,先后播发时政新闻、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2000余条次,播放时长达1000余小时,节目类型涵盖时事政治、生活服务、听众互动、地方曲艺、音乐、公益广告七大类,通过乡村大喇叭的宣传,切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入脑入心。

  伴随着大喇叭的声响,牤牛海村第一书记聂鑫深有感触地说,牤牛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在进一步丰富文明实践内容和载体上下功夫,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创新实践活动品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更好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解决好新时代群众宣传教育问题探索出“新路径”“新办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