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小雪过后,冬日的彰武站及铁路沿线被装点得如同水墨画一般,比平日里更多了几分浪漫。从彰武站沿着铁路线向北不足500米,当地铁路工人金中华指着不远处的建筑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彰武铁路机务段的旧址,现在早已重建成为一处货场。”
尽管昔日的机务段原貌已经不复存在,而前辈们积极投身革命的故事却永远印记在阜新历史上:
1927 年1 月27 日,对于阜新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随着一声清亮的汽笛声划破天空,从打虎山(今大虎山)开来的第一列火车轰隆轰隆地驶进彰武站。阜新地区通了火车,同时也孕育了阜新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随着北宁路“打通”(打虎山至通辽)支线铁路通车,彰武成立了铁路机务段。而这时候的中共唐山地委直属沟帮子铁路党支部为了扩大影响,团结工人,积蓄壮大革命力量,于1927 年4 月先后派出两名党员到彰武铁路车站工作,以公开的社会职业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一位叫李家晓,一位叫程海华。不久,党员张振福也从锦州来到彰武。
张振福是河北省丰润县郑八庄人,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操着浓重的唐山口音。他在俄国煤矿当过华工,参加过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因为张振福会讲俄国话,还时常给工友们讲“十月革命”的故事,因此工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俄国张”。
1928 年4 月10 日,一个来自沟帮子铁路的名叫欧阳强的工人,把李家晓、程海华和张振福召集在一起,神情庄严地说:“经过党组织考察,认为你们三名党员同志在彰武机务段已经站稳了脚跟,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我代表党支部批准你们秘密成立党小组!”从这一刻起,三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原来,这个操着广东口音的欧阳强,是中共唐山地委沟帮子铁路支部书记。
彰武铁路党小组作为阜新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李家晓任党小组长,张振福负责工会工作。从此,阜新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彰武铁路点燃。
张振福按照上级党组织“扩大党的影响、团结教育工人、组建赤色工会”的指示,于1928年6月在彰武铁路组建了阜新地区第一个工会组织——京奉铁路总工会沟帮子分会彰武工会,使阜新工人阶级从此有了自己的工会组织。到同年8月已发展会员30 多人,遍及机务、车辆、道班等车间班组。
张振福见斗争时机已经成熟,同李家晓、程海华商议后,组织会员发动工人进行反饥饿、反剥削的“罢工算账”斗争,迫使铁路当局答复了全部要求,取得了首次斗争的胜利。随后,张振福等人趁热打铁,在1928 年冬至1929 年间,又先后两次组织和带领全段工人参加沟帮子工会统一领导的“要加薪”“要取暖煤”罢工请愿斗争,都取得了胜利。
1930年春,彰武铁路工人在铁路党小组的组织和带领下,参加了中共满洲省委统一领导的北宁路铁路工人“要花红”罢工请愿斗争。经过20多天斗争,铁路当局被迫答复了工人们提出的补发历年所欠和本年应得花红、春节放假3天、普遍加薪8分钱等要求。张振福还定期收缴会费、多次组织募捐,用于救济罢工中生活无助的贫困工友和支援外地工人的罢工斗争。
关于彰武铁路党小组及工会的革命活动,中共满洲省委在1930 年2 月14日致中共中央的信中给予充分肯定,而且对张振福同志的突出表现给予表扬。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彰武铁路党小组3名党员撤到山海关,接受新的斗争任务。不久,张振福到开滦矿务局唐山煤矿做工,先后发动和领导了数万名唐山工人参加的“二月罢工”和“三月罢工”。唐山大罢工后,张振福被反动当局视为“共产党首领”、“赤色工会的领导者” 进行抓捕。1944年,张振福在锦州被日本宪兵队以“政治犯”的罪名逮捕,最后被敌人杀害。
在彰武铁路党小组发动的革命斗争影响下,日伪统治时期,阜新地区铁路工人采取各种方式同反动当局进行斗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很多铁路工人参加了八路军,走上革命道路。(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