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jpg


  上世纪90年代,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电视片《风雪老爷岭》,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该片的主人公之一是年仅19岁献身国防的战士刘云阁。他,来自彰武县哈尔套镇——风雪老爷岭。

  在长白山深处,有一个长白连,这是一个被沈阳军区授予的“勇于吃苦奉献红旗连”。特别的是,每当全连点名连长大声喊出刘云阁、王继光两位烈士名字的时候,全体官兵齐声回答,“到!”。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已经20多年。

  参军走上“林海孤岛”

  1975年5月,刘云阁出生在彰武县哈尔套镇哈尔套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从小就接受了农民家庭的朴素教育,憨厚诚实,乐于助人。他初中毕业后的两年在家务农,期间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思想要求进步。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干庄稼活需要他,父母舍不得他离开,但一家人还是热情支持他当兵的志愿。

  1993年12月入伍后,刘云阁先在沈阳军区司令部第二通信总站经过了两个月的新兵集训,后又分到了总站所属的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连队(十二连)老爷岭线路小组。这个线路小组建于六十年代初期,是沈阳军区通信部队最艰苦、最边远的小组,这里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雪漠封山,无霜期只有四个月,冬季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三四十度,雪深平均达一点三米至一点四米,方圆二十公里无人烟,不通车,人称:“林海孤岛”。他刚到老爷岭小组时,在写给连队党支部第一份思想汇报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没有想到,我能分到了老爷岭小组,乐得我差点没跳起来,就象吃了仙丹妙药,有使不完的劲。我要以小组为家,为我们这个‘家’奉献我的青春和生命,让小组变得更美丽,在长白山上永放光芒。”

  刘云阁热爱国防通信事业,象老黄牛那样忠于职守,一丝不苟地奉献着。每次巡修,刘云阁都主动走在前面。他对小组维护的线路了如指掌,有多少角杆、过道、河口,都记得非常清楚,大家称他是真正的“活线路图”。

  刘云阁不仅热爱着他的本职工作,而且乐于助人。1994年7月,连降大暴雨,山洪冲破了老爷岭上的公路,刘云阁和小组的同志一道去帮助养路工修路排水,保证了公路畅通,平时只要有时间,他都主动帮助修路,帮助后山上的瞭望塔工人观察火情,宣传护林防火常识,还热情地为来岭上修路和采山菜的群众烧水、热饭。他担任岭下三道小学校外辅导员,经常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到学校为学生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课。下山办事坐公共汽车,他从来都把座位让给群众。到粮店买粮时,只要碰上装卸车,他都要帮着干……这个老爷岭上的小战士,很快与驻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深入林海,抢修线路

  1994年12月27日六时四十分,这天,刘云阁所在老爷岭小组的班长仲伟任早早地起来,蒸了一锅馒头,熬了一锅热粥。三人吃得正香时,电话铃响了,连队通知:距驻地十三公里外的线路发生故障,上级要求迅速抢修。仲班长放下碗说:“王继光留下值班,刘云阁随我去排除故障”。这时王继光恳切地说:“班长,让我去吧,没事,你放心”。

  刘云阁和王继光脚踏滑雪板迎着喷薄欲出的朝阳驶进了茫茫林海……经过六个半小时林海雪原里的艰难跋涉,下午一点三十分,他们俩终于赶到了故障点,很快修复了通信线路,刘云阁在杆上及时同机务站和小组进行了联系。这时仲班长在电话里嘱咐,你俩吃点干粮,抓紧时间回来。

  晚上,仲班长等到晚上七点多钟还不见两位战友回来,他心里着急,把饭菜热到锅里,抓起两袋蛋糕,一壶开水和两个苹果,顺着路线跑去,在距小组2.4公里的地方,隐约发现了一高一矮两个黑影,仲班长心里一惊,打开手电边喊边踏着没膝盖深的风雪向前奔去。这时,刘云阁跪在地上,王继光扒在雪里,仲班长扑了上去,王继光已经昏迷不醒,他把刘云阁抱在怀里,边哭边说:“你们咋冻成这个样子”。

  与风雪搏斗19个小时

  在老爷岭上,有个叫劳力克的大风口。刘云阁和王继光返回时,刚进入劳力克,突然狂风大作,大雪漫天而下,刮起了被当地视为老虎张口的“大烟枪”,他们被呛得喘不过气来,闯出劳力克时,已精疲力尽,手脚也冻得不听使唤了。

  在赶到距小组三公里时,王继光被冻得连半步也迈不动了,他们只好脱掉滑雪板,刘云阁搀扶着王继光艰难地走了几步,停一会。当时雪已没大腿根,王继光实在挪不动了,他怕连累刘云阁,就说“云阁,我不行了,你赶紧先回去吧,”在这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刘云阁凭着健壮的身体,完全有着生还的希望,可他还是想到了战友。“咱们一起出来的,就是背我也要把你背回去”。

  刘云阁架着王继光往前拖,这样又前进了七十多米时,王继光实在不行了,刘云阁就背上王继光在齐腰深的雪地里,艰难地向前爬行、一米、二米、十米、……六十米,刘云阁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就再也爬不动了。此时,面对已赶到现场的班长仲伟任,刘云阁喃喃地诉说了所发生的一切。

  仲伟任爬起来不顾一切向小组跑去,抓起电话,向连队报告,又接着向山下小组联系,请他们前来抢救。再次赶到时,王继光已经四肢发硬,停止了呼吸,刘云阁呼吸已经微弱,仲班长用棉被将王继光和刘云阁分别裹了起来,在王继光的身边拢起一堆火,把刘云阁放在爬犁上往回拽。等连队战友们赶到时,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抢救措施,但都没有奏效。

  年仅十九岁的刘云阁,为抢救国防线路,为保护战友的生命,用他闪光的青春和热血整整与风寒雪漠搏斗了十九个小时,在长白林海雪原里走完了最后一段十九岁的人生之路,展现了共和国军人为祖国、为人民而英勇献身的浩然正气。(刘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