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守护人民健康——后新秋镇中心卫生院王宗辉先进事迹

  

微信图片_20210526072127.jpg


  王宗辉,1969年生,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彰武县哈尔套镇医院。2015年任后新秋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他严于律己、平易近人,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拥有博大的胸怀;他工作作风朴实无华,坦诚率真,一针见血,胆大心细,深得同事们的信任和拥护;他凭借锐意改革的开拓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展现出了医疗界的时代精神。

沉着冷静,勇于担当

  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沉着冷静,勇于担当,把控重要“节点”,成为本乡镇防控的“主心骨”和“交通站”。

  彰武县后新秋镇与康平县接壤,康彰公路恰好横穿后新秋镇,后新秋镇对内“辐射”三乡一临县,对外可“放射”到内蒙的科左后旗。后新秋镇人口2万余,辐射人口达10万余人,在疫情防控上这里是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的一个重要“节点”。从2020年1月26日起,带领全院医务人员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他患有糖尿病,经常吃饭不及时,低血糖的时候就含块糖,然后又继续投入工作中。

  “主心骨”和“交通站”。在后新秋镇政府成立的疫情防控指挥部中,他是技术上的“主心骨”;在医护人员面前,他是组织部署的“主心骨”;在道路交通卡点中,他是测量体温与消毒指导的“主心骨”;在十二位村医队伍中,他是稳定大局的“主心骨”。镇应急物资领取与调配,负责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上传下达和信息沟通,与定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协调,他俨然成了往来纵横的“交通站”。正因为如此,才保证了镇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未发生新冠肺炎感染及传播。

  亲力亲为排查与返镇人员健康管理。截止目前,后新秋镇共排查出外地返阜人员1285人,全部实施了健康管理。安排村医对健康管理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及记录,对于需要,及时送医送药,在防控的同时,保障了百姓的健康。

医术精湛,创新管理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学以致用,善于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医院的管理中,运用到为农民的健康服务中。30年来,积极进取,取得了本专科的学历,考取了主治医师职称;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执业范围加注全科医师。并先后到上级医院进修10余次,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善于总结临床经验,以外科为突破口,全科开花,医疗技术水平发展迅猛,使他拥有一大批“农民粉丝”患者。

  2015年,医疗改革在深入,中心卫生院的在职员工和离退人员多,加上业务萎缩,财政补助不足,造成开资困难,职工的精神面貌不佳的问题凸显出来,就在这个关口,他不畏险阻,受命于医院的危难之际。上任之初,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广泛地咨询,找到了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他不分昼夜,深入研究探讨,终于找到解救之法。

  面对职工的思想波动及村医的管理难的问题,他拿实招解决问题;面对为农民的健康服务,他加强管理并拓展服务空间。五年时间里,医院的收入从2015年的150万元上升到2020年近1000余万。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达标并在较高水平上运转。他经常对职工们这样说:效益从来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为农民健康服务才是唯一的追求;只有良好的服务才能有良好的效益,良好的效益必须反哺给农民,农民得到了健康的实惠反过来会更加支持我们,我们医院的发展才会更上一层楼。

扎根基层,守护健康

  30多年来,不管工作如何变动,服务对象没有变,始终是广大农民。通过为农民多年行医经验的积累,深深地了解到农民的“疾病谱”,全面掌握影响农民的健康因素,筹措出了提高农民健康素质方法。不得不说是农民感情最深的一个医生。

  2018年,后新秋中心卫生院在彰武县农村率先开展了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探索,进入了实践阶段,2019年医养结合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使之更适应我国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此项工作曾被《中国县域经济报》等多家媒体刊登、发表。

  谋划未来,对农民健康心有千千结。面对未来,从来不盲目。充分认识到到农村人才匮乏现实,但同时更相信随着医改的深入,对农村医院的发展信心满满。医院发展好了,医疗设备先进了,医生的技术水平高了,农民的健康就会得到更好的保障了。

  医乃仁术。对于医生来说,要做一个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人;对于医院来说,“为民看好病”是我们共同努力且始终不能改变的方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是我一生的追求”。这是王宗辉经常教导职工和自我鞭策的工作目标。扎根农村,踏实工作,锐意进取,智慧管理医院诠释着他对农民的忠诚。他就象一个标杆,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身边的人。

健康扶贫,一心为民谋福祉

  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率领后新秋镇中心卫生院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在所辖村镇积极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后新秋镇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协调、解决看病就医等问题。镇中心卫生院始终坚持稳步落实“基本医疗有保障”“三个一批”和“大病不出县”的相关任务指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发挥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作用等具体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从2018年起,后新秋镇中心卫生院组建了1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护士、村医共29人组成。对全镇11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优抚、特扶人员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对每个病患设计了个性化体检与治疗方案。这些家庭医生团队利用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向老百姓讲解家庭医生的意义,真正成为了一方百姓的健康贴心人。

  王宗辉,他扎实苦干实现了“三个三”。在疫情防控期间30天未回家,把控着后新秋镇重要“节点”;3年期间业务收入翻两番,拥有大批“农民粉丝”;30年扎根农村,守护着基层健康。不管工作如何变动,服务对象没有变,始终是广大农民,为数以万计的村民提供过健康服务。优秀与奉献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习惯,他用自己平凡而高尚的言行感染和感动着身边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