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农村,那是一个位于地河东岸的小村庄,村西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碱甸子,那里曾编织了我孩提时的梦幻;记载着少年时发生在甸子上那难以忘怀的故事,每当我打开记忆的窗口,回想起那片碱甸子的时候,往事便历历在目……
盛夏时节,我们这些六、七岁的孩子,在碱草茂盛的地方,抓蚂蚱、逮“三叫驴”,蚂蚱用草茎串起一长串,回家喂小鸡,母鸡吃了蚂蚱,高兴得张开翅膀兜圈儿圈儿,还直下双黄蛋。再用高梁杆扎成三角型“三叫驴”笼,把抓来的“三叫驴”放入笼内,把笼放到南瓜秧旁,“三叫驴”一边吃南瓜花,一边呱呱的唱!
少年时代,也曾在堿甸上与母亲去捡堿花或与父亲拉堿土。每逢春风袭上甸子的时候,庄户人家就有捡碱花之俗。偌大的碱甸上,在春潮的作用下,会泛起片片古桐色的漂浮的堿土花。捡回家后,用水冲搅,将水放入锅中熬成堿坨子,洗衣物时,放上些许,就起到了洗衣粉的作用。拉堿土抹房盖也是庄户人家过去都要经历的活计之一。在甸上割下碱草,用铡刀铡成碎段,拌入拉回家的碱土中,再用水搅拌成泥状,用此抹过的碱土房盖,很耐雨浇,一年抹一次,就免去了房子漏雨之忧。碱坨的结晶体,碾碎拿出少许,也可用于发面,面发好后,蒸出的大碱馒头,更是美味可口,沁人心脾呀!
入伍后,满四年后第一次探家,令我惊奇的是,原来的大碱甸子被开垦成一片片的稻田,庄户人家吃上了自己种的大米,清洁的水从深井中鱼贯喷出,渠水四通八达,庄家人排号灌水,当时我想,这么一片兔子不拉屎的盐碱地,居然能长出香喷喷的大米来,真是废地变成宝地啦!
现在,退休后,因为随孩子南迁,偶回老家探望亲人,路过那片大碱甸子,老家的乡村居然很多人家都养起了奶牛和黄牛,表弟是瓦工,弟媳养了15头黄牛,表弟对我说,他出栏的大公牛一头能卖两万多元,碱甸子是他们放牧的天然牧场,是他们养牛户致富的摇篮。很多乡亲们,依靠养牛真成为了“暴发户”了!有些人家依靠养鹅也达到了脱贫致富。
故乡,我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随风翻滚的稻浪,那寄托着庄户人厚望的牛羊,那一群群洁如白银的白鹅,都成为了我记忆中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故乡的碱甸子,我期待着能不断听到你的新故事,今生今世,无论我走到哪里,你都是我心中一首永远唱不完的优美动听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