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融媒面对面》邀请到了县发改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温红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彰武经济高质量发展答记者问。
主持人:温局长,请您介绍一下发改局的主要审批职能?
温红:县发改局作为投资审批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备案、核准、审批工作。为我县投资项目把好入口关,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好项目的入口关,发改局要负责对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方向及相关规划进行审查,企业只需通过“登录在线审批平台,获取唯一项目代码,告知项目相关信息,完成项目备案确认。”即可完成办理,不需要任何前置条件。
主持人:温局长,县发改局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上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
温红:县发改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国家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主动作为、担当负责,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全局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企业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着力提升营商环境。
一是全面做好审批服务。对标“四个一流”完善相关审批制度,认真梳理审批流程,践行一日备案制度,项目审批、备案再提速。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优质项目“靠前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2021年共备案项目115个。
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利用项目管家,全方位指导推进企业前期手续办理,加快推动长江科技、民丰粮食仓储加工综合项目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落户彰武。全力保障热源厂、辽宁沃土科技、釜鑫科技、泰武散热器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2021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竣工投产5000万元以上项目48个。在项目建设强劲势头的带动下,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0.88亿元,同比增长32.6%,增速稳居全市第一。
三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研发资金投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新批准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8个。新认定雏鹰企业6户、高新技术企业9户、科技型企业8户,组建产学研联盟5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申报揭榜挂帅项目3个,带土移植等科技计划项目4个。为企业争取技术创新贷款贴息35万元。
主持人:温局长,我们下一步还要如何优化营商环境?
温红:下一步,我们要巩固和扩大现有的营商环境成果。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深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继续优化审批流程,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加强审批人员业务培训,对符合准入条件的投资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推行提前介入,超前服务,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和精准化服务。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以下两点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发改系统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更要学习相关的政策文件,同时也要学习各行业的业务知识,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供能力保障;
二是深入企业亲身体会企业的需求,一事一议,为企业排忧解难,为打造“亲商”、“清商”的营商环境,贡献发改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