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抓好政策落实,坚持改革创新,以更大力度推动营商环境建设见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我县人社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诉求,努力当好企业和百姓的贴心人,在政策落实、优化流程、创新服务等方面出真招、见实效,为优化我县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有幸邀请到彰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人社中心主任侯振国就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工作进行座谈。
主持人:优化营商环境可以说是我县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成员单位,首先请侯主任向观众朋友们简要介绍一下,我们人社中心是怎样安排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主要职责又是什么呢?
侯振国:2022年是“建设四个一流,打造厚道彰武”优化营商环境的提升年。年初以来,省市县委相继召开了营商环境动员部署会议,省纪委也以1号文件发布了《辽宁省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方案》,县人社中心作为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分中心,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部署会议,结合我县干部队伍作风整顿,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障、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转变中心干部观念,强作风、明职责、提效能,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为扎实推进我县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县人社中心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主要职责是落实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搭建就业平台,服务企业用工;优化办事流程,为百姓打造一流办事窗口。以优化服务事项、提速办理时限、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切入点,让企业和群众融入到“部门联合、事项组合、窗口整合、人员融合”的“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中来,让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切身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带来的福利。
主持人:侯主任,刚才您提到了“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能给我们简要解读一下吗?
侯振国:好的。“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是自2020年以来,国家人社部组织全系统开展的一项人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专项行动。提出实施“打包办”事项10个、“提速办”事项24个,主要是聚焦企业群众办理人社业务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整合人社部门就业创业、申领工伤失业保险待遇、办理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职工退休服务及档案集成服务等事项,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坚持集成服务、简约服务、创新服务、规范服务原则,将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促进服务提质增效,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主持人:侯主任,我们人社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有什么具体的工作举措和成效吗?
侯振国:主要有三方面举措和成效:第一,落实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可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减负是第一步,企业负担轻了,活力才能激发。近年来,我县人社部门联合我县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发改委、工信局等部门,围绕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稳岗返还,就业见习补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相关政策,积极对我县企业进行宣传,促进政策落实落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8人次,2591万元;落实中小微企业职工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补贴4家438人次,13.14万元;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8家146人次,25.65万元;发放以工代训补贴48家1.3万人次,310.54万元;发放中小微企业稳岗返还补贴59家2788人,540万元;减免中小微企业阶段性失业保险费188户,90万元,阶段性减免工伤保险费267万元。第二,搭建就业平台,优质服务企业用工。一是打造线上线下平台。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县人社部门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公众号和彰武融媒app等平台,为企业发布线上网络招聘信息,目前,已累计发布108期。同时,联合县总工会、妇联、团县委、经济开发区等部门,积极举办线下实体招聘会15场,入场招聘企业444家,提供就业岗位4.1万余个,入场求职者达1.2万余人,达成就业意向1949人。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中心创新工作举措,开展抖音“直播带岗”,利用新媒体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对接平台,已连续3期为10余家县内外企业发布招聘信息。二是精准对接服务。连续三年持续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截至目前,共开展“点对点”对外输出和就近就地用工对接活动27批次,向县经济开发区永红机械、新铝科技、西蒙铸锻等10余家企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辽宁海岳食品有限公司,沈阳昊明禽业集团,山东、大连、杭州等地多家企业,安全输送农民工1499人。第三,优化办事流程,打造一流办事窗口。一是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限。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办事群众,我中心印制了《办事指南》、《打包办、提速办事项清单》和《惠企政策明白卡》等宣传资料摆放在窗口柜台,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到指定窗口办事,了解有关政策和办事流程,不断压缩办事时限,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二是实施“优化快办”,提供最优环境。自去年10月末,全面推动“四型机关”建设和行风建设,建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型部门,我们按照省人社厅要求和市人社局统一部署,借鉴推广丹东市人社部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成功经验,我中心在大厅二楼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日由部长带班解决办事群众多次跑路未能办结的问题,把“办不成的事”转变为“办得成的事”,确保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儿找、有人帮。通过创新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政群政企之间搭起沟通桥梁,帮助解决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全面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
主持人:侯主任,节目最后向观众朋友简要介绍一下人社中心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的下一步工作安排吧?
侯振国:下一步,我中心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工作标准,时刻改进、永不止步,努力实现办事更方便、服务更优质。以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以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为评判依据,倒逼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做到“四个突出”。一要突出市场主体抓就业,坚持进一步优化升级援企稳岗、社保减费,确保政策落实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用工保驾护航。二要突出稳就业和防范风险,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抓好职业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增强企业用工的稳定性。加强就业、失业监测,压实保就业、稳就业责任,以防范出现大规模失业风险。三要突出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要着眼健全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今年的失业保险省级统筹,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和保费征缴工作。同时,提高社会保障在社保征缴、待遇发放、资格认证等方面享受到便利化服务。四要突出斗争意识,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以闻过则喜的境界,习惯挑自己的“刺”、找自己的“茬”,主动自我提高、不断自我完善,积小胜成大胜,化量变为质变,不断提升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我县加速赶超、富民升位,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