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因地制宜推进被毁农田毁种

  日前,记者来到东六家子镇,卧牛山村村民张丽一家在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正忙着种植粘玉米。张丽家95亩地大田在洪灾中被毁,她不等不靠,及时进行了毁种。她告诉记者:“粘玉米生长期在65天左右,现在毁种,还能挽回些损失。”

  东六家子镇卧牛山村村民张丽说:“在双山子村孙守科家的蔬菜种植基地里,被洪水冲毁的190亩土豆也已经全部毁种成秋白菜。到白露时节还能再种上30亩大葱。”

  据了解,自从遭受特大洪灾以来,东六镇政府及农业部门一方面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开展查勘、定损工作,确保“快处快赔、应赔尽赔”;另一方面根据农民毁种意愿,因地制宜,及时协助受灾农户开展各种蔬菜品种的毁种工作。

  东六镇副镇长王志卓说:“灾情发生后,彰武县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向各乡镇下发了《灾后农作物毁种品种面积意向调查表》,对全县农业灾情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农民毁种意愿,因地制宜,及时开展各种蔬菜、快豆、粘玉米等生育期短的农作物毁种工作。要求各乡镇、各村组认真分析现有地块,及早制定落实毁补种规划,该毁种的立即着手进行;针对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进行了科学规划,宜粮则粮,宜经则经。为提高毁种作物的单产,在种植时间上,组织动员农户尽量抢时播种,努力做到种满种尽。”

  据统计,我县共有东六家子镇、五峰镇、双庙镇、大冷镇、兴隆山镇等11个乡镇已毁种粘玉米、快豆、白露葱、秋菜等作物共计约9000亩。为确保毁种工作及时开展,彰武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并组织农业中心土肥、植保、推广等技术人员20余人,实行分片负责制,深入乡镇。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确保毁补种任务的完成。在生产上,根据目前的有效积温及作物生育期情况,尽可能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另外,彰武县农业执法部门还认真整顿种子市场,确保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满足供应。

  除了及时毁种,灾后的田间管理也是彰武灾后农业减损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对此,彰武农业部门技术服务队深入村组,对清洗淤泥,捡除杂草、压盖物,看苗施肥、加强病虫防治进行了逐一指导,并与乡镇农技人员一同指导农民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减少作物根系浸水时间,减轻由于长时间积水对作物根系造成的危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