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千日无火,不可一日不防。春节期间,我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轰轰烈烈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工作,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提升“防”“救”“查”能力,筑牢安全“防火墙”,精心守护生态彰武,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全力推进 种好防火“责任田”
护林护草累月经年,毁林毁草顷刻之间。为有效预防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重要设施的安全,全县上下始终把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始终把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底线和人民群众生命线摆在首位,不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精准发力,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党政重视,安排部署到位。1月18日,县安委会连夜召开2023年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暨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并对春节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月19日,县政府召开彰武县落实市委常委会议精神暨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相关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1月20日,县委办下发了《关于春节期间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紧急通知》;县应急局以县安委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做好春节期间应急值守工作的通知》;县安委办制订了《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温馨提示》。除夕,各包保全县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的县级领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对包保区域进行督导检查;当晚,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彰武镇政府、县消防救援大队对县域内各重点防火点位进行检查。“政府主导、林草主防、应急主救、公安主查”“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压实责任,建强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县、乡镇、村(社区)防控机制,压紧压实属地、属事、主体“三个责任”。春节期间,建立起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屯、村干部全覆盖包户的“三级三保”责任体系,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全面落实护林护草员包山头地块的“网格化”管理责任。
组建专班,确保措施落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成立了监督管理专班、18个安全生产专班在春节期间都要有带班人员在岗值守,监督管理专班采取不定期督察方式,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生产企业、走进森林草原,针对主管部门和生产企业,建立管理机制,对落实责任不到底,开展工作走过场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县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生产工作专班在彰武生态恢复示范区、大清沟等重点区域增设卡点11处,加大对过往车辆人员火源排查巡查力度,并在核心区设置7处防火检查站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各检查站卡对进入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内的人员进行严格扫码登记,禁止一切火源进入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组织各村屯清理好“五边”、守好“五口”、管好“五头”。在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内15个行政村进行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倡导村民改变上坟烧纸、燃放鞭炮等传统习俗,消除火灾隐患。县消防安全工作专班在春节期间所有人员在班值守,同时,责成公安、消防、住建、供电等部门精准研判春节期间消防安全形势,督促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对重点地区、重要场所实行流动巡防,实现关口前移,确保消防安全。
建章立制,工作规范有序。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切实抓好各种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一旦遇有紧急情况,立即按规定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程序及时进行情况报告,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确保全县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县坚持政府全面负责、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坚持“以防为主、防灭结合”的工作方针,健全了县乡村、行业部门组织体系,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持生态建设,群众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至此,全面提升了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彰武的生态安全。
群防群控 织密防火“安全网”
市林草局和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委会领导班子亲自挂帅,现场指导,县林草局组成两个应急防火队,机关干部在草原路每隔1公里1人。县公安局各乡镇派出所积极配合相关工作,村“两委”到各家各户宣传防灭火知识,做到家喻户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草原附近乡镇村屯自发式控制烟花爆竹燃放,群防群控,织密防火“安全网”。
近日,县林草局通过微信、电话方式要求有林单位就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级管理、提级备勤,坚决排查消除火灾隐患。“请大家积极转发防火短视频”“@所有人,注意不要在田间焚烧秸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在彰武电视台字幕滚动播放防火标语,利用融媒、微信等新媒体新手段,制作传播防火短视频,提醒广大群众提升森林草原防火意识,并更换安插防火旗、悬挂防火条幅及户外的LED屏显示防火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氛围。
“森林不能起火,我们必须做好第一道防线。”在章古台林场护林员看来,森林防火工作不能放过每一处细小的隐患,要在源头管控、巡查巡逻等方面下足功夫,勤巡山、勤宣传、勤观察、勤汇报。
火灾重防范,严控火源是关键。去年以来,我县深入重点部位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对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内风电风机、坟头、养殖户和重点人群进行了更新统计,对机塔下30—50米范围的杂草进行收割,并有效开辟防灭火阻隔带35条,封堵乡间小路34条,查处违规施工用电行为,严格落实监护措施,严格护林(草)员考核管理,将责任落实到户主人头、落实到山头地块,最大限度降低了火灾风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县监测预警指挥中心24小时值班值守,切实做到火情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加大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做好消防车、高压消防水泵、灭火水枪、打火把、油锯等扑火物资节前维修和维护,强化救的能力,确保扑火工具随时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备足扑火力量,全力筑牢森林防灭火应急保障网。落实好防灭火队伍,两支专业森林草原消防队伍提级全员24小时备战备勤,其中,草原消防队8人在草原生态示范区消防站靠前驻防,县驻防消防队每天7人驻防,保证全员10分钟内集结出警。各乡镇林场的消防队伍加强值守备战和携装巡护,全县防灭火基础能力大幅提升。
守护青山绿水任重而道远,在一代代彰武人的坚守下,万山遍野间筑牢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屏障,丰富的林草资源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生态画卷,彰武人民正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张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