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全镇环境整治工作成果,进一步打造净洁靓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新景象,东六镇党委、政府坚持以“扫干净、码整齐、保通畅、清沟渠、建机制”为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市、县关于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相关要求,聚焦全镇当前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注重长效机制有效、有力,多角度发力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净化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再出新成效。
强化宣传线。积极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大喇叭、宣传车、党日活动、入户宣传讲解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卧牛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动员群众自己动手清理房前屋后,保持环境整洁,取得效果明显,环境卫生保持较好,没有发生反弹。双山子村召开党员大会,安排屯组长和党员干部包保全覆盖每条街道,自觉维护全村环境卫生,发动、带动身边人积极参与环境整治,保持良好居住环境。
完善制度面。进一步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主要领导抓部署、分管领导抓督促、镇村干部抓一线、村民群众广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各村发挥环境整治保洁员、监督员和垃圾分类宣讲员、指导员作用,鼓励村“两委”、屯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动员引导群众有序做好垃圾分类和集中堆放生活垃圾和牲畜粪便等。专人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巡查,发现一处处理一处,不留隐患、不留死角。长沟沿村利用屯组长管理本屯组“三堆”长效机制较为完善,始终注重发挥长效机制作用,设立45个党员先锋岗、村民代表先锋岗,佩戴红袖标,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巡查检查。
落实责任点。以全镇网格化管理机制为抓手,进一步细分网格责任,党政主要领导抓总,包村领导“盯”村,村“两委”包屯,屯组长管街,网格员包户,确保各村每片区域有人抓、每个死角有人管,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清理。下甸子村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利用村规民约的约束激励作用,进一步明确村民责任,强化日常监督,做细做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注重督考评。镇党委、政府成立环境整治专项工作队,坚持每天到每个村巡查一遍,发现问题立即全镇通报,限时整改。组织综合执法队、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不断提升街面环境秩序,对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卫生脏乱差、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劝导和排查整治。红星村分组包干、责任到人,设立30个环境卫生党员示范户、15户村民代表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激励机制,各村民组年底评选最美街道和最美庭院,实行现金奖励。
绿化靓村屯。抓住春季造林绿化有利契机,开展植树增绿、绿化美化行动,完成村屯绿化260亩。东六村对重点公路地段开展“见缝插绿”绿化美化工程,栽植五角枫、看桃等景观花、景观树,将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村屯绿化与环境整治同促进。
治理显成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不放过一个盲区,不留下一个死角”的原则,彻底清理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双坨子村设置11个临时垃圾堆放点,保洁员一天一巡查,坚持日产日清。陈坨子村利用村集体资金购置小型三轮垃圾清运车7辆,屯组长负责对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街路、村屯连接线、沟渠由党小组长和党员分片包保,确保垃圾及时清理,长效机制初步形成。红石村逐屯逐户推进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纵深开展,保持村庄环境常态整洁。
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与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通盘考虑、一体推进,同时强化长效机制作用,学习挖掘好的经验做法,推进全镇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