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首席记者 晓珠
在辽西北地区的彰武县,县域医共体悄然改变着这里几十年形成的传统就医习惯。
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让偏远地区的农民耳目一新。
从彰武县紧密型医联体的“龙头”——彰武县人民医院的实践来看,“彰武模式”对于筑牢基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防治网络具有特殊意义,为业界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提升基层救治能力
农民健康至上。
“彰武模式”的最大闪光点,就是提升基层的医疗救治能力,解决村民“燃眉之急”。
这个问题抓得准,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民来说,真正免去了“看病难”、“急救难”这块“心病”。
市场需要啥,村民期盼啥,千方百计的予予以回应和解决!
在彰武县紧密型医共体——彰武县健康医疗集团中, 彰武县人民医院扮演着重要角色,作用举足轻重。
在乡镇卫生院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单元,在村卫生室建胸痛、卒中、创伤救治点,直接与村民“零距离”,最大程度地方便了村民救治,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这就是“彰武模式”,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示范作用。
章古台镇章古台村村民纪中念说:"以往看病那叫难,进县城60多里地、上省城,大老远的真不容易啊。”
“现在好了,有个啥病啊,村医给引荐,乡卫生院拍个片子,传到县医院,专家立马给出诊断,定治疗方案,真是太方便了!”
在后新秋镇中心卫生院,胸痛单元标识明显,胸痛单元诊室内急救床,心电图,除颤仪,氧气,抢救车,急救药品一应俱全,完全能够满足心梗患者现场抢救需要。
据了解,来这里的胸痛患者先救治后收费,首次诊疗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20分钟内完成肌钙蛋白化验等处理流程……
胸痛单元效率高效便捷,难怪村民叫好。
强县域“龙头”,稳乡村“网底”,这样全新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收效明显。
彰武县人民医院与辖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紧密捆绑”,这是一个特殊利益共同体,充分显现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
由于这种纽带,继而形成了覆盖全域的县、乡、村“三位一体”医疗网络,呈现“三级联动”态势。
让村民就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作为县医院责无旁贷。
彰武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赵峰说,医院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自加压力,强调服务质量、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甚至服务艺术。
“我们与三甲医院比,素质、技术、管理等方面确实存在差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放下身段,虚心学。”
“通过学习人家那种敬业,那种谦虚,那种精良技术。对于县医院各个学科的成长,甚至医院的高质量发展都大有益处。”
记者注意到,彰武县人民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非常成型,从进县医院大门直接到导管室,再到静脉血管通开,时间缩短至16分钟!
为了患者,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直接绕过急诊、心内科,直接进导管室开通介入治疗……
现在,在省城三甲医院专家的加持下,彰武县人民医院心脏病、冠心病等手术都能独立完成,还能进行植入心脏起搏器等复杂手术。
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重点是提升救治能力,这一点,彰武县人民医院做得游刃有余。
村医承担重要角色
辽西北地区乡村基层医疗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一直是县域医疗的“短板”。
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从基层一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抓起,这是“治本”的办法。
在彰武县后新秋镇新生村卫生室胸痛救治点,村民们对村医的工作很认可。
过去,村卫生室这块看不到希望,乡村医生的技术能力难以得到村民信任。
紧密型医共体建立之后,彰武县人民医院对全县230多名村医进行全方位业务培训,每批60人,每季度一次。
扎实做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作,建设一支永久型技术过硬的基层人才队伍,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以前村医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没有归属感。
现如今,县医院为每名村医发了有总院标识的白大衣、系统接受培训,首批考试通过了23家村卫生室胸痛救治点……
随后,县医院发了5G传输12导心电图,可以网络会诊,县医院心内科专家24小时随时网络接诊。
在为乡镇卫生院购置设备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为乡村留下“永久牌”人才。
彰武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承担着9家乡镇胸痛救治单元从建设任务。
初期由县医院心内科主任利用休息时间为乡村医生培训,指导学习。
后期医共体下派科业务骨干到中心卫生院任业务副院长,派驻时间3至6个月。
这些业务骨干,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手把手传授业务技能,从理论和实践技能结合上提高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
现在,有健康集团专家做后盾,乡村医生的诊断水平村民信服,足不出户就可以查心电图,快速排除诊断,心梗迅速转诊,稳定性心绞痛还可以就地治疗,心梗治好后转回来,根据县医院专家指导进行慢病管理,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急慢分治,逐级转诊,上下联动,各司其职……
时下,这样的医疗格局在彰武县逐渐形成并日臻完善。
深耕健康生活种子
彰武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5%,由此引发的脑卒中导致偏瘫、失语、肢体残障等,非常普遍。
如何将健康生活的科学理念灌输给更多的村民,需要时间,当务之急需要填补健康知识的盲区和空白。
彰武地区为高血压的高发区,心脑血管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脑卒中后期康复需求强烈。
高油高盐,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居高不下。
调查显示,这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村民普遍反映,这里的人们大多“口重”,喜欢“咸口”。
专家分析认为,这也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彰武县人民医院把普及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列入重要环节,以不同方式传播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保障村民身心健康。
时下,彰武县人民医院在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工作的同时,以创建三级医院为主线,系统整合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建立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医防结合的县乡村三级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彰武县人民医院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