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耕耘 静待花开——兴隆堡九年制学校班主任孙美瑜

  抬起来是责任,用教师臂弯支撑学生成长,让资助育人思想化作点点微光照亮成长之路;放下去是不舍,用关怀温暖学生心灵,让其健康快乐成长。在放下和抬起之间有无数教育者以初心筑起资助育人的桥梁,让教育通往光明的未来……

  习总书记曾提到“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细细品读其中深意,明确了人民教师肩上承担的重任。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灵魂的工程师,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走入学生内心,以细致入微的觉察力、体贴入微的关心帮助学生驱散心里阴霾,健康快乐成长。于是,我带着那份责任感开启了家访之路。

  开学伊始,作为全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负责人,孙美瑜对全校所有申请资助的学生展开了走访活动,充分发挥家校联合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在交谈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学生成长轨迹。那天,我们来到了宋某某同学的家中。空荡的家里只有一位瘦骨嶙峋、步履蹒跚的老人,那便是宋某某同学的姥姥。一段交谈过后,我们了解到这个孩子成长道路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幼时父母离异,母亲欠下巨额债务后离开,多年来杳无音信。父亲因车祸瘫痪在床为家庭再次蒙上一层阴霾。身体每况愈下的姥姥和后姥爷将她抚养长大。然而,沉重的家庭氛围、悲惨的成长环境并没有让宋某某同学丧失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便是她乐观积极、永不服输精神的见证。那次家访过后,我决定给予宋某某同学更多的关心与关注。当看到她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下与同学们快乐交谈的模样,我满怀欣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对家访的第二个学生张某某同学真实写照。父母离异,父母相继离家。年纪尚小的张某某同学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时至今日脑海中对父母的印象所剩无几。难能可贵的是,学校中她待人有礼、刻苦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那份坚毅、顽强的精神品格让人动容。

  从教以来,每每遇到教育问题,我总是能从家访中找到答案。对待心思敏感的学生,我便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开生活中的心结;对待脾气急躁的学生,我便适度开导,教诲他们温和看待事情。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教诲学生知识,更要用爱点亮学生的世界。在学生遇到生活难题时积极寻求政策帮助,在面对心理问题时走进学生内心。时光如水,他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容颜,却也增加一份责任,我想化作一束微光温暖学生的心灵,时光流逝中那点微光熊熊燃烧,也能化作火炬的力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