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一地两茬”助推农业绿色高质发展

编者按:

  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土地综合利用率,我县坚持提地力、提单产、提效益,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措施,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通过麦后种大豆、瓜后种小蒜、轮作倒茬实现“一地两茬”,为提升我县沙化治理、保障粮食和油料供给安全、促进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头茬西瓜二茬蒜

设施农业大发展

  走进东六家子镇陈坨子村冷棚小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细看一丛丛、一簇簇并排齐长、分布均匀的小根蒜,个头俊俏,煞是喜人。十几个村民正忙碌地挖蒜、清理、扛运、装车,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陈坨子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围绕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上下功夫,创新“村‘两委’班子+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从产业扶持、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抢抓节令,接茬轮作,实现了一棚两季、一棚多用的轮作模式,使农闲变农忙,不仅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益增加,并为周边群提供务工岗位,有效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我们村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地区位和气候优势,结合多年种植、管理经验,逐渐摸索形成了“双茬”种植的农业发展模式,头茬种植西瓜或芝豇,二茬种植小根蒜。种植的小根蒜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不但畅销全国市场,并远销韩国、朝鲜,种植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今年春节过后,小根蒜的价格达到了10元1斤,亩产1500斤,仅小根蒜每亩地的收入就达到了15000元。”陈坨子村党支部书记张井伟,难掩喜悦之情地说道。

  产业兴、乡村兴,产业旺、百姓富。陈坨子村特色小根蒜种植只是东六家子镇产业兴农富农的一个缩影。下一步,东六家子镇将以产业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形成具有全镇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推动全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头茬小麦二茬豆

粮油作物双丰收

  “头茬小麦二茬豆”在两家子镇、前福兴地和西六镇已经连续两年实施此项技术模式的推广,农民认可度逐渐提高。

  3月12日,两家子镇下窝铺村开展小麦大豆一地两茬作物种植,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多位技术干部在现场指导春之天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进行辽春18小麦精量播种、配方施肥和液态地膜提温保墒喷施等技术综合应用。

  近两年,为做好大豆科技自强和单产提升工作,提高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针对我县土壤地力与墒情变化情况、农民单纯种植大豆效益低下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小麦大豆一地两茬作物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采用此技术模式,重点是将小麦播种时间提前,利用甲壳素液体地膜喷施进性行提温保墒,综合利用植保解决方案防控病虫害等综合措施。此项技术重点在3月中旬种植小麦,7月初收获小麦后随即播种大豆,争取在7月5日前大豆播种完成,10月初收获大豆。

  通过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农民在有限的耕地上,土地利用率提高1倍。小麦、大豆和大豆种植补贴综合一起,每亩毛收益将达到2000元以上。实现粮油作物轮作,大豆种植留茬,对我县沙化地治理和提升地力起到重要作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