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彰武县攻坚克难,挂图作战,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阜政通”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速”,实现市域社会治理攻坚战走深走实。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比喻。彰武县巧用“阜政通”这根“针”,将“千条线”织成“一张网”,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彰武路径”。
快服务 突出一个“速”。高效响应,迅速解决,彰武县深挖城市治理痼疾,及时回应民生诉求,搭建解决群众诉求“快车道”,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并注重执行效果“实打实”,扎实推进民生服务提质增效。近日,彰武县“阜政通”平台接到群众李某诉求,反映彰武镇建华桥附近有电缆掉落的问题,请求平台协调解决。
“电缆脱落,如果电到人,后果不堪设想。”工作人员立即与李某进行了电话联系,并赶往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为了防止可能的安全事故,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行动,协调相关部门将掉落的电缆彻底清理。
从群众反映诉求,到工作人员解决诉求,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1天受理、1天交办、7天办结……这是阜新市“阜政通”平台要求的群众诉求办结时限。
在此基础上,彰武县提出“5+5+5”模式,即5小时受理、5小时交办、5天内办结,5天内未办结的部门和乡镇,将由督查室出具督办提醒单,确保限期内完成案件办理,高效解决群众反馈的“身边事”“烦心事”,让“阜政通”成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强网格 突出一个“细”。彰武县将城区划分三级网格136个、四级网格428个,确定楼栋长729人;乡镇划分三级网格1626个,建立乡镇各级网格微信群1794个,在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年初以来,通过网格群上报群众矛盾纠纷253件,已全部化解。
今年4月,彰武镇镇东社区网格员排查时发现小区内有井盖缺失,极易危害附近居民出行安全,随即便将情况上报县“阜政通”平台。平台接件后,线上将此诉求派到县住建局处理,同时线下联系县住建局尽快解决百姓出行隐患。县住建局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认为此处的确存在安全隐患,本着“急件急办”原则,县住建局沟通市政公司一天内将井盖重新安装完毕,保证了小区居民出行安全。
此外,彰武县还开启“网格化+大数据”管理模式,完善市域社会治理平台建设。
搭建智能化指挥平台,平台具备视频采集、视频会议调度、人口信息查询比对核实、楼宇住户信息直面查询等功能,录入全县人口信息35.5万人、房屋信息15.59万座,绘制849个楼栋图、标绘10.8万座平房。完成19类特殊人群标注。接入环保治理、乡村治理视频系统,通过指挥平台视频连线及点调功能,切实发挥综合指挥作用,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运用水平。
压责任 突出一个“实”。“我家地里有个电线杆子快倒了,已经影响到我耕地了,能帮我解决不?”
今年“五一”期间,四合城镇村民拨打“阜政通”平台电话,反映其在自家田地里春耕时,发现田里电线杆倾斜影响农用车出行。考虑不能影响农民春耕,工作人员随即线下沟通四合城镇政府。经查实,此处电线杆权属为某通信公司,在“阜政通”工作人员的协调下,某通信公司迅速到达现场,清走倾斜电线杆,保证了农民春耕正常进行。
据了解,为科学规范诉求处置流程,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彰武县还建立会商会办及现场研判双结合机制,对重点案件、疑难案件、边界不清及无“主”案件进行分析和研判,推动疑难案件解决。截至目前,已召开会商会办会260次,深入实地现场调查案件110余次,交督查室督办案件进展1602件,二次交办1000余件,首席办事员约谈属地属事部门2件次、纪委约谈2案次。
此外,彰武县还组建了县委各部委、县直部门和属地乡镇主要领导的微信群,由信访局局长定期在群里通报“阜政通”办理情况和各乡镇各部门本周、本月工作情况,并在群里实时沟通疑难案件处置情况,推进群众诉求快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