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投身教育事业以来,我一直坚守在幼儿园的教育岗位上。这份工作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了教育的魅力和挑战,也让我对孩子们的成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故事。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作为班主任,面对一群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时,我发现自己在维持秩序和引导孩子们参与活动之间,总是难以找到平衡。有一天,我决定组织一个关于“春天”的主题活动。我精心准备了各种教具和资料,希望能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和表达来感受春天。然而,活动开始不久,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并没有完全在我的活动计划上,他们更喜欢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在这个关键时刻,我意识到我需要调整我的活动方式。于是,我放下了预设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自由地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我看到他们在教室里尽情玩耍,模仿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用彩色纸制作春天的花朵……在这样的自由探索中,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也学会了观察和表达。这个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按照预设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教学,而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灵活地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与孩子们的沟通和互动也是我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深刻体会的一点。有一天下午,我在组织放学前的整理工作时,注意到一个小男孩情绪低落。我问他怎么了,他低头不语。我决定用更温柔的方式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情感。“你知道吗?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分享道,“有时候一些小事也会让我觉得很难过。你愿意和我聊聊吗?”渐渐地,小男孩敞开了心扉,告诉我他的小伙伴今天没有和他玩。他感到很失落。我告诉他:“有时候,我们因为太在乎某些事情而感到难过。但记住,生活中总会有新的朋友和新的快乐等着我们。”听了我的话,小男孩露出了理解的微笑。从那以后,他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愿意与更多的孩子互动和分享。

  这个故事启发我: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启蒙知识,更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通过与孩子们建立情感连接,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启发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慧。

  回顾我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历程,我深感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需求和情感世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心去理解他们,灵活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与他们建立真挚的情感连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王文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