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医研究生执着就业于县城医院,她的选择就是奉献到基层。
一所医院能吸引高学历的毕业生入职,固然是医院的内在素质和发展前途的“魅力”所在。
从中“透视”出的医院与医生、医院与患者、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王静,在辽宁中医完成研究生学业后,面对众多的选择,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彰武县中医医院,这一决定常常引来他人的疑惑:“为何选择回到这个小县城?读书不就是为了走出县城吗?”然而,于她而言,这是一次心之所向的“双向奔赴”。
彰武县中医医院拥有杰出的医生和卓越的医护团队,他们的专业造诣和丰富经验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康复科,2023年年末有一次经历,令王静至今难忘。她第一次目睹赵庆波院长为来自天南海北的患者施针治疗,从患者的眼神中发现对赵院长和中医院充满信任。中医的针灸和中药治疗取得非常令人满意的成效,这让王静深感震撼。真可谓是优秀的医生团队引路和个人未来成长的“双向奔赴”。
在王静眼中,彰武县中医医院恰如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拥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是值得百姓信赖的好医院。“三年前,家人因病住院,那时我作为患者家属,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家医院。短时间内家人的康复状况良好,在住院期间,我深切感受到医生护士对患者的关怀备至。无论是精湛的医术,还是高尚的医德,都是我们青年一代中医人学习的楷模。”王静充满激情的说。
工作一段时间后,王静最大的感受是,彰武县中医医院始终坚守中医本质,真正做到“中医院中医化”。运用针灸和中药汤剂口服等传统中医疗法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颈椎病、腰椎病等诸多疑难杂症,均取得新突破。中医药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沉淀,只要我们拥有中医自信,就能够帮助患者实现满意的治疗效果。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王静说:“我不禁想起中医学子入学时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还有《大医精诚》中所强调的‘德在前,术在后’。我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有温度、被患者需要的医者。作为一名历经八年学医之路的中医人,我深知学无止境,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为患者探寻更多的治疗思路和出路。作为一名党员和退役军人,我更期望能为家乡的培养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父老乡亲。”
记者手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强化医疗救治能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层医院如何强化医疗救治能力方法,除了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的作用,发挥村医乡医人熟地熟优势外,培养和吸引人才是关键。王静医生选择了县级中医医院,完全可以说是“双向奔赴”。从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特别是基层在中医药治疗还需要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的加入,我们也期待更多研究生、博士生入职县级医院,支持基层医院发展,不断强化医疗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