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以“路长制”推进“路长治”

  近日,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邮政局联合公布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共有108个案例入围,辽宁4项经验上榜。分别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设人民满意的“四好农村路”》(省级);彰武县《抓实抓强“路长制”管好护好民生路》、盘山县《农村客货邮融合工作助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大连市金普新区《美丽农村路擦亮乡村底色 勾画乡村振兴新画卷》(县级)。

  据悉,本次典型案例的评选经过自主申报、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在全国遴选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108个。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将在全国推广,将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服务保障。

  “公路三分靠建,七分靠养。建设是基础,管养才是关键。”为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彰武县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县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方案》,旨在以“路长制”推进“路长治”。

  首先,建体系、明责任,完善“路长制”。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协同、社会共治”原则,全县建立起由县长任“总路长”的236人“路长制”队伍,构建“权责明确、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管理体系。同时,压实各级路长职责,发挥路长作用,实施巡查、处置、督查、通报全流程管理,保障各环节无缝衔接,“路长制”运行顺畅。通过“路长制”的长效管理,全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持续巩固,路容路貌明显改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其次,抓建管、强养运,夯实“路长制”。全县紧抓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政策机遇,以“路长制”为有效抓手,聚焦《彰武县“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实施工程项目全周期管理,通过规范招投标流程,完善优化质量监督体系等措施,开展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及新建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全面推进农村道桥安全隐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2022年以来完成危桥改造和桥梁新建等工程37座,安全防护工程2920米;完成农村公路新建工程142.8公里,维修改造工程129.4公里。

  再次,促融合、抓发展,创新“路长制”。全县坚持围绕“路长制+N”做文章,推进道路交通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持续迸发新动能。创建“路长制+党建”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设立“党员示范路”5条,发动沿线乡镇党员干部参与道路巡护和养护。推进“路长制+美丽乡村”模式,对各村主次干道、路边沟渠等区域进行全面清理,保障辖区农村公路路面干净、整洁、畅通。今年以来,清运农村公路两侧垃圾1890立方米,清理修复破损广告牌11处,违规广告牌7处,开展日常巡查43次,发现安全隐患31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