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突破传统治沙模式,走出一条“治沙致富”的特色路径,林场培育出樟子松、蛋白桑等20余种防沙树种,其中优质造林绿化苗木樟子松输送到“三北”十四个省、区达1.5亿株,成为国土绿化的“绿色种子库”,依托林下资源,林场发展起“立体经济”。一是蛋白桑产业:蛋白桑枝条可作饲料、桑叶可养蚕,实现“一桑多用”;二是林下复合经营:在平缓林地套种红柴胡、防风等多种草本植物,在坡地种植沙棘等灌木,既固沙又创收;三是樟子松嫁接红松工程:樟子松、油松采用红松结实优良无性系进行嫁接改良3-5年可开始结果,8-10年后进入盛果期,以后每年都有经济收入,有效提高了红松对不良立地条件的适应性,林场2024年成功嫁接红松2100亩,2025年计划嫁接900亩。逐步打造出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红松精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