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彰武县哈尔套镇西哈尔套村的61岁村民赵宪民从家里出来,先把手里拎着的垃圾袋送到路边的垃圾箱,顺道来到西河边上绿荫掩映、鲜花盛开的文化广场健身。
“跑一圈儿,再和村里的几个老哥们唠唠嗑,每天如此。”赵宪民告诉记者,“从前,我们村的垃圾问题成了‘老大难’。不久前,通过集中整治终于‘清底’了,群众都很高兴。如今,大家相互监督,按照村规民约讲的,自觉维护,坚决保持住。”
位于哈尔套镇西侧的西哈尔套村,有6个村民组,1050户2803口人,另外还有近1000名外来人口,是全镇居住人口最多的村,也是环境治理最难的村。
“沉积了多年的垃圾,我们4天运出去2000立方米,终于‘透亮’了。”西哈尔套村党支部书记李敬民讲,“彻底清完陈年垃圾的那天深夜,我在全村的‘微信通知群’里说了一段话,‘美丽西村是我家,环境整洁靠大家。希望大家人人行动起来……’第二天早晨我一看手机,点赞量霸屏。”
在李敬民的引领下,记者参观了西哈尔套村的全貌发现,因为临近哈尔套大集,加上地少人多、住房密集的客观因素,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是硬覆盖。从院里到院外,再到条条街巷,到处干净整洁。一条潺潺的西河从村子的中央穿过,更是给整个村庄平添了几分秀美与灵动。
“重点是如何建立一个持续向好的长效机制。我们村党支部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原则是群众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办,发动群众,相信群众。”李敬民介绍,今年春天,村党支部在废弃农药瓶回收方面做了尝试,积分奖励,效果很好。今后,他们在垃圾处理和清运方面也将采取这个办法。同时,由6个村民组长和11名保洁员双轮巡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奖惩分明。针对村里边边角角容易出现反弹的重点点位,指定附近居民定点“包干”。此外,村里借助“最美庭院”“星级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挂牌评选活动,促动大家进一步形成“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事实表明,人居环境的根本性好转,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进一步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李敬民表示,“今后,我们还要不断总结和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群众把村里的人居环境搞得更好,让全体村民过上环境更美、腰包更鼓、日子更甜的幸福生活。”
傍晚时分,路灯亮起,西河边文化广场上歌声荡漾、人头攒动,又到了西哈尔套村每天最热闹的时刻。忙碌了一天的赵宪民来到广场的时候,村民秧歌队的表演已经进入高潮。大家扭着、跳着,尽情展现着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质朴而又自信的笑容绽放在每个人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