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与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全面打响以来,彰武县人民检察院始终坚守生态司法保护的初心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指示精神。检察机关立足刑事检察与法律监督职能,以雷霆之势精准打击环境资源犯罪,以系统之策推进生态修复,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着坚实的司法力量。
面对这起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滥伐林木案,彰武县人民检察院展现了高效的办案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刑事+公益”双轨审查机制深挖生态损害根源,通过精准量刑建议、生态修复督促、制发检察建议“三箭齐发”,让破坏者担刑责、补生态、警世人,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高效介入,从严批捕,引导侦查“补短板”,2025年5月,在审查逮捕阶段,彰武县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从严从速批准逮捕三名滥伐林木犯罪嫌疑人的同时向公安机关提出了30余条补侦意见,精准引导侦查方向,确保了案件证据的及时性和合法性。同时,检察机关还发挥了法律监督职能,发现案件中可能涉及公职人员违法违纪的线索,并立即要求公安机关将此线索及时移送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深入调查,体现了零容忍的惩腐决心。“刑事+公益”双轨并行,织密生态保护网:在审查起诉阶段,刑事检察部门不仅对犯罪事实进行全面审查,确保量刑精准,更将案件中涉及的公益保护性质线索及时、高效地内部移送至本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进行审查,形成了刑事打击与公益保护的联动效应。
制发检察建议,强化源头治理与长效机制,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林业主管部门在审批监管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彰武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彰武县林业和草原局制发了《检察建议书》,提出对类似案件的进一步严管防范措施,确保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落实。
庭审邀请了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等参与旁听。公诉人的细致讯问、充分举证及有力论证,使被告人在庭审中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对造成的生态损害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此次庭审不仅是一次公正司法的公开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生态保护法治教育课。旁听人员通过亲身参与,直观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极大地增强了公众对森林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宣传作用,也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凝聚了强大合力。
彰武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用最严密的法治,守护最宝贵的绿水青山,为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检察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