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先进”到“未来可期”:大四家子镇关工委的守正与创新

  一、荣誉感言


  彰武县大四家子镇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我们倍感振奋与自豪。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们过往工作的最高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站在新起点,我们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坚定的信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始终牢记关工委的职责担当。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用心用情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二、工作成绩


  近三年来,尤其是2024-2025年度,彰武县大四家子镇关工委始终坚守“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助力青年发展、培育青少年品格、应对风险挑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助力青年农民创业致富上,我们精准发力、务求实效。大四家子村村民养牛意愿强烈,但缺乏规模发展条件与技术支持。镇关工委迅速行动,组织5名经验丰富的“五老”与5名养牛青年结成帮扶对子,一对一传授养殖经验。为扩大养殖规模,我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协助村集体建成1000平方米标准化牛舍,规划打造可养殖200头牛的规模化养殖场;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养殖场配备大型饲料粉碎机,并联合县农业发展中心科技人员,共同商讨牛舍发包运营细节,切实帮青年农民解决发展难题,推动养牛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此外,我们新增“五老”帮扶青年农民栽植朝天椒项目。5名“五老”扎根田间地头,帮扶5户青年农民成功栽植朝天椒58亩,并将成熟的种植技术在全镇推广。截至目前,全镇朝天椒种植面积已达3500亩,经测算,每亩产量约500斤,按市场价每斤10元计算,每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全镇通过朝天椒种植年增收1400万元,有效带动农村青年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领域,我们主动作为、守正创新。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我们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组织“五老”报告团走进后新秋九年制学校、大四家子九年制学校等校园,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弘扬彰武治沙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青少年心中代代传承。


  针对留守儿童群体,我们积极搭建关爱桥梁。协调民政、财政、经管等部门,建立“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与“五老”共同与15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从日常生活照料、学习辅导到心理关怀,全方位给予温暖与支持,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健康快乐成长。


  面对自然灾害威胁,我们挺身而出、主动担当。2024年汛期,按照省、市、县防汛指挥部要求,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柏学带领工作人员,主动投身大四家子村防汛工作。他们实地查看河道治理情况,详细了解防汛安排细节,全程参与防汛值班与抢险队伍,充分发挥“五老”经验丰富的优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了关工委力量。 


  三、下一步打算


  2026年,彰武县大四家子镇关工委将紧扣《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及辽宁省实施方案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创新理论宣讲形式


  进一步发挥“五老”政治坚定、阅历深厚的优势,组建更专业的理论宣讲队伍,深入学校、社区、农村等青少年集中区域。摒弃传统说教模式,采用情景剧、故事分享、知识竞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活动不少于4场,让理论学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二)深化关爱帮扶举措


  持续深化“老帮青”活动,在原有创业致富帮扶基础上,扩大帮扶范围,将生活关怀、学习指导、心理健康疏导等纳入帮扶内容,同时建立健全帮扶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跟踪帮扶效果,及时调整帮扶策略,确保每一项帮扶措施精准落地、见到实效。


  (三)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


  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及时交流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凝聚育人合力。一方面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互动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与学校沟通合作,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与特色教育活动;同时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更多社会实践、科普学习平台,助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坚信,通过以上举措,大四家子镇关工委将进一步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质量,为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为地方发展与国家繁荣添砖加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