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高三返校复学。为确保复学平安、返校顺利,师生能以良好的健康状况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和工作,辽宁省疫情防控指挥部颁布的《春季开学疫情防控措施40条》中,对学校提出校园防控“二十到位”、教职工“十必须”、学生“六做到”和家长“四做好”的具体要求,要求全员务必配合执行。
其中学生“六做到”具体要求:
1.学生做到减少外出、不走亲访友,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校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2.学生做到在校期间积极配合疫情排查,主动报告信息,校内住宿学生不得擅自离校。校外住宿生学生要主动报告体温及个人健康状况。3.学生做到分时错峰用餐。进入食堂前做好体温检测,排队、就坐保持安全距离,固定座位,不面对面就餐。4.学生做到坚持体育锻炼,注意用眼卫生,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提高身体免疫力。5.学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主动通过主流媒体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和防控知识,积极应对。6.住宿生每寝室坚决不能超过4人,对走读学生实行严格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监测体温,并做好交通安全和个人防护。学生应保证点对点上下学,即离家直接到校、放学后直接回家,避免接触外界。回家路途中不成群结队,保持安全距离。
同时,开学后学生还应掌握基本防御知识:
1、不可以对学校有任何的隐瞒,如实上报自己的健康信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2、了解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在开学前,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手段了解正确的防御知识。比如洗手的正确方式、口罩的使用时间以及丢弃后口罩的正确方式等。不可以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与其他人身体的触碰几率。3、尽量减少语言上的沟通。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依靠飞沫传播。但是,初高三学子在开学后,与同学老师之间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疫情期间特殊情况,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减少语言之间的交流。4、注意自我防控管理和个人卫生习惯。在学校期间最好全程佩戴口罩。不可以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等部位。要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保持个人卫生,做到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可以随身配备一些免洗手液之类的消毒杀菌物品。5、返校后,一定要听从老师安排。在学校的安排下,正确有序的就餐。不可拥挤,也不可以出现人群密集的情况。若学校规定疫情期间实行封闭管理,学生也应当积极服从,不可无故离校。6、返校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在疫情防控条件下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学校要求住宿就餐学习。在寝室内,不串寝不聚集;在教室内,拉开间距、开窗通风、不串座;在食堂内,错峰就餐、间隔取餐、分开用餐。7、准备好备用口罩。随身携带一份备用的口罩,在口罩受到污染或损坏的时候可以及时更换。
家长“四做好”包括:
1.家长应做好对孩子健康状况动态监测,如遇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处置。2.家长应做好教育孩子不参加非学校组织的聚集性活动。3.家长应做好点对点接送孩子,即接(送)即走。等候时做到配戴口罩、不聚集、放学后直接回家,不去人员聚集场所。4.家长应做好乘坐公交车接送孩子的安全防护。
家长还应该保证开学后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除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外,不要外出、不聚集、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组织不参与聚餐聚会。及时检测自身身体状况、注意外出轨迹等信息的风险排查。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居家自我隔离,并主动上报。
家长应该提前为孩子准备至少半个月的口罩(每天两个),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衣袖遮挡口鼻。引导孩子积极学习防护知识,树立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确保自身安全健康,为开学学习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
对于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学校应安排后续补课以及线上教学的方式为学生上课,绝不因疫情耽误孩子的学习。
学习很重要,但生命更重要。在重大疫情面前,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一定要先保住生命、保住健康。做好以上几点,做好必备的预防工作,我们才有资本谈学习,希望广大的家长和学生能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