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同志1993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彰武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在职研究生学历。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应用先进技术建设了多处优质、精品工程,为我县的水利发展和实现彰武“加速赶超、富民升位”的目标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是扎根基层,积累实践经验。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河道治理、防汛抗旱、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近年来参与完成的重点项目主要有:柳河彰武县段防洪治理(一期)、(二期)工程,绕阳河彰武县东白城子以下段防洪治理工程,彰武县养息牧河(二道河子乡王包铺屯-西六乡大五家子村段)、(章古台镇~二道河子乡段)治理工程,彰武县地河(小沙力土村~地河桥段)、重点段治理工程,彰武县2016—2018年度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彰武县2019年牧区水利项目,彰武县农村饮水安全扶贫解困项目等。在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尽职尽责,认真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工程施工中,他亲临一线,起早贪黑,不怕辛苦,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二是科技创新,推进水利发展。柳河是流经彰武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由于缺乏治理,沿岸不仅水土流失、风沙侵蚀严重,而且对彰武县城防洪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为了改善柳河流域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5年,彰武县启动了柳河防洪治理(一期)工程,但彰武境内缺乏黏性筑堤土料,以前采用的粉细砂筑堤经过风剥雨蚀后,堤身雨淋沟遍布,不仅给堤防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带来新的水土流失。“没有科技创新、没有先进技术不行”,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王铁同志带领相关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的治河经验,几经周折,最终同设计部门确定了堤防护坡采用坡改平生态护坡技术,这也是在我国北方堤防护坡中首次应用。坡改平生态护坡砌块为六角方格,每个外边长均为20厘米,单体重量在15公斤左右,主要创新点:通过混凝土预制块的安装和彼此连接完成对整个坡面的覆盖,铺设时底部与坡面相吻合,且有3道阻滑齿,提高了其与坡面的摩擦力,上端能够保持水平,使坡面土壤处于稳定状态,可最大程度拦蓄降水和保持土壤,使土壤流失量降低90%以上,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同时,通过预制块中间的孔洞栽种各种草本植物,提高了区域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该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堤坡水土流失造成的堤防脱坡和局部塌陷等安全问题,而且为今后河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这项技术的应用,柳河彰武县段防洪治理(一期)工程获得了“2018-2019年度辽宁省水利工程优质奖”,也是全省仅三项水利优质工程之一。
三是业绩突出,本岗位创佳绩。2015年以来,王铁同志参加完成的《辽宁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被评为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微润灌溉技术示范与推广》被评为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柳河(彰武县段)防洪治理(一期)工程》被评为省水利工程优质奖。参加起草了省级地方标准《玉米滴灌工程技术与管理规程》,参加编写的著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明的《一种水资源回收装置》、《一种水库分层灌溉装置》和《一种手推式电动农田土样采集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先后在省级水利专业期刊上发表独立作者论文5篇。2016年和2019年2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先进个人”,201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阜新市劳动模范”,2018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授予“阜新市防御9号台风‘利奇马’先进个人”、同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彰武县第一批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以他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