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烽火中诞生的苏鲁克旗

  

微信图片_20210303074308.jpg


  清代的彰武地区曾是皇家牧场,最初叫杨柽木牧场,也称苏鲁克牧场,后改为养息牧牧场,但人们还是习惯直接称其为苏鲁克,曾有陈苏鲁克、新苏鲁克的区分,甚至有很多蒙古族老人至今还称自己是苏鲁克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曾在彰武地区成立过苏鲁克旗。

  “苏鲁克”,是蒙古语,意为牧主贷给牧民放牧畜群,是封建主征用劳役的一种形式,后来逐渐被泛指为一个地区的地名。

  清代的彰武地区虽称苏鲁克,却没有苏鲁克旗的的建制,苏鲁克旗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彰武县委设立的。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彰武县委、县政府十分注意开辟蒙古地区的工作,先后派干部深入蒙古族聚居的一些村屯,向贫苦农牧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民族政策,动员蒙汉穷人团结起来,为争取翻身解放而斗争。

  1946年1月16日,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乌兰浩特(即王爷庙)召开。中共彰武县委请示省、地委同意,选派五区三家子的那钦双合尔、那木斯来、希日根扎木苏三人,作为苏鲁克地方代表与库伦旗、阜新县的代表同行参加了东蒙会议。

  东蒙会议结束后,那钦双合尔、那木斯来暂留在王爷庙,希日根扎木苏带着会议文件和那钦双合尔的信,于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回到了三家子。过节后,由包殿英(那钦双合尔之弟)主持召开了蒙民会议。参加会议的有20余人。会议传达了东蒙大会精神和东蒙自治政府成立盛况,讨论成立苏鲁克旗问题。中共彰武县委在听取东蒙会议成立“东蒙自治政府”的意见后,根据苏鲁克蒙古族民众迫切要求蒙民自治、成立苏鲁克旗的要求,考虑为巩固新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决定成立苏鲁克旗。并请阜新地委转请省委批准。

  1946年2月11日到17日,中共彰武县委、县政府在哈尔套街(今哈尔套镇)召开“彰武县各族各界人士参议会”,有农、工、商、青、妇、少数民族、开明绅士等173人到会。会议揭露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发展了革命统一战线。大会选举张昌为县长、毕凯为副县长,开明士绅赵连城(蒙古族)当选县参议会参议,何祥林(蒙古族)被任命为民族自治科科长,黄廷(蒙古族、开明地主)被任命为县大队骑兵中队长,包广义(蒙古族)被任命为第五区区长。

  哈尔套参议会之后,经省、地委批准,2月22日中共彰武县委在五区三家子正式宣布成立苏鲁克旗,并决定由蒙民自治科科长何祥林代理旗长。

  1946年4月21日,阜新地委决定将阜新、彰武两县党政机关合并,建立阜彰县委、阜彰土(土默特左旗)苏(苏鲁克旗)联合政府,包忠爱任阜彰土苏联合政府旗长,何祥林任副旗长。

  在1946年2月22日宣布苏鲁克旗成立后,中共阜彰县委就决定旗民代表大会在第五区三家子屯召开,开会时间拟定为7月,准备调内蒙古自治军骑兵2师14团4连担负大会保卫任务。

  7月16日,苏鲁克旗旗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前一天夜里,担任大会警卫任务的14团4连连长海满斗叛变,严重地破坏了大会的工作。原准备参加大会的中共阜彰县委书记刘异云同志,因在大会前一天住在途中幸免于难。当刘异云得知4连叛变,大会代表不少人连夜逃跑的情况后,指出:现在大会显然开不成了,但留下的代表们还可以开个代表会议,选出旗长和旗大队长,也就能开展民族工作了。于是,苏鲁克旗旗民代表会议正式开会,选举何祥林为苏鲁克旗旗长,选举阿木尔为苏鲁克旗武装大队大队长。旗政府工作人员和苏鲁克旗青年团同住在三家子屯,并从第五区区中队抽调一个班战士担任警卫。

  1947年9月17日,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辽吉省委决定:将于1946年4月合并的阜新县彰武县土默特左旗苏鲁克旗联合政府分开,分别恢复阜新县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彰武县苏鲁克旗联合政府。彰武县苏鲁克旗联合政府一套机构、两套人马,县长张昌,旗长蒙和巴图。

  彰武县苏鲁克旗联合政府成立后,政府内设的职能部门和所属8个区党政机构中,都相应地配上了蒙古族干部。到1948年7月,全县168名县区干部中,蒙古族干部有34名,其中担任政府科长、区委正副书记、区政府正副区长的12名。在群团组织和村级政权机构中也相应地安排了蒙古族干部。

  苏鲁克旗的成立,体现了民族间的兄弟平等和紧密团结,团结和争取了彰武地区蒙古族各阶层人民,最大限度地孤立了国民党,保卫和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1949年4月21日,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指示,彰武县恢复原县名,不再称“彰武县苏鲁克旗。”

  新中国成立后,彰武县于1953年1月24日成立上三家子蒙古族自治村(今属大冷蒙古族镇)。1961年5月,彰武县大冷人民公社改为大冷蒙古族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为大冷蒙古族乡。1984年8月1日,彰武县苇子沟乡、西六家子乡、东六家子乡分别改为苇子沟蒙古族乡、西六家子蒙古族满族乡、东六家子满族蒙古族乡(后为东六家子镇)。1990年8月27日,彰武县二道河子乡改为二道河子蒙古族乡。

【相关链接】

  那钦双和尔,1899年出生,原彰武县五区三家子(1949年划归库伦旗)人。1932年春,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往内蒙古和东北的情报人员特木尔巴根介绍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46年1月,作为哲里木盟代表团团长及苏鲁克代表,到王爷庙参加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不久,受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和政委李富春委托,整编由老土匪郭宝山控制的成份很复杂的辽北骑兵支队1000余人,被任命为辽吉军区骑兵第六支队司令员。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那钦双和尔当选为政府委员,兼任军事部副部长。以后,历任内蒙古骑兵二师师长、辽吉军区蒙汉联军司令员、哲里木盟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曾任苏鲁克旗旗长的蒙和巴图,今彰武县大冷蒙古族镇三家子人,离休前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顾问。(刘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