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学党史开动4个“大篷车” 张海东

  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

  上激情党课,听治沙故事,看生态工程,办贴心实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彰武县精心打造的党史学习教育载体,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开动党性教育、党史宣讲、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四个“大蓬车”,驶入乡村村屯、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做到了学党史于有形、惠民于点滴、润物于无声。


  开动党性教育“大篷车”,驶入红色现场

4.jpg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价值观、形象的教科书。

  如今,2019年9月对外开放的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成为了一所“红色殿堂”,它整合了我县所有的红色资源,浓缩了几代彰武人70 年奋斗治沙的历史,在这里能够实地感受初心变恒心、大漠变绿洲的奇迹。

  自4月1日起,彰武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各部门、各乡镇机关2000余名党员干部,分批次开动“大蓬车”到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到柳河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现场,开展了“传承治沙精神,感悟生态彰武”的体验式、现场版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在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传承治沙精神,践行初心宗旨”激情党课让人潸然泪下;在“旱改水”项目施工现场,“引水上岸,以水含沙”的治沙创举令人震撼。在百万亩国土绿化植树场地添一新绿,在新中国第一代彰武治沙人刘斌墓前献一束花……重温着红色记忆,感怀着绿色梦想,体验着金色变奏。

  通过党性教育“大篷车”的开通,党员干部在感受艰辛历程中接受了思想洗礼、体悟了治沙初心,坚定了齐心协力迈进“十四五”、打好砂牌、走好砂路的信心,唤起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满怀激情。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刘江义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激情地讲到,党史学习教育要把稳思想之“舵”,锻造忠诚之“魂”,恪守为民之“责”,提高应对之“能”,激发奋斗之“志”,筑牢为政之“本”。党性教育“大篷车”驶入红色现场,使党史资源“活”起来,聚焦着感悟思想、发展大势、宗旨要求,发扬着革命精神,增强了创业本领。

  截止目前,全县开展红色现场教学60余场,参与党员干部达3500余名,植树造林85250亩。


  开动党史宣讲“大篷车”,走进寻常百姓家

1.jpg

  学习百年党史,感悟初心使命。

  连日来,行驶在城乡村屯的党史宣讲“大篷车”,形式生动活泼,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奏响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大合唱”,让理论走进群众,让政策走近百姓。

  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员到各学校与学生面对面讲述英雄人物事迹,到各社区、各村屯讲党史故事,各乡镇党政领导到各村屯讲述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光辉足迹……我县依托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阜新地区第一个党小组、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治沙英模刘斌墓等教育基地,整合专业宣讲团、机关干部、村级干部、行业协会等本土宣讲力量将“大篷车”开至党政机关和村屯田间,全覆盖式送党课,活动中结合群众需求,还设计了红色经典知识问答等环节,进行着“基地+送课+互动”线下巡回宣讲,让群众在切身体验中感受党的百年历程变化,感悟初心使命。自活动启动以来,开展“人生抉择凭初心”等微党课和情景党课50余场,受众3000余人。

  在读书节启动仪式上,打卡地域历史文化书籍——《彰武故事》首发式,线上线下诵读《彰武故事》被各行各业文化“名家”热捧。“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读书作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努力做到学以明志;以读书节为契机,把读书作为党员干部的道德追求,努力做到学以立德;以《彰武故事》发行为契机,把读书作为党员干部的指导实践,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禇佳琪在仪式上发自肺腑的一席话,道出了与会党员干部的心声。

  彰武融媒APP、彰武宣传等公众号开设“喜迎建党100周年·回顾彰武历史”专栏,开展彰武历史故事、先进事迹、名人名事等图文宣讲;网红县长讲述彰武治沙历程直播宣讲;宣讲员亲自录制讲述党史小故事短视频开展网络宣讲;全县184个行政村分时段播发转载党史学习内容开展大喇叭宣讲……这是我县正在进行着的“短视频+图文+大喇叭+直播”线上指尖宣讲,党史类“1+1+N”微视频矩阵再次火起来。


  开动文化惠民“大篷车”,送去丰富“精神食粮”

2.jpg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

  党史教育走“心”,文化惠民入“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连日来,全县文艺家志愿者乘坐文化惠民“大篷车”带着一批戏剧、歌曲、舞蹈、小品、朗诵等节目常态化开展曲艺下乡、文化展演等活动,因地制宜用好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资源,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史演活讲透,让群众爱听爱看,引发共鸣,搭建曲艺下乡“大舞台”。

  重温红色岁月,缅怀革命历史。近日,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打过长江去》等红色电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洗礼。我县组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在村民家门口开设“大篷车”院线,把红色电影送进百姓家,在农村群众中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搭建电影展演“大看台”。

  加强党史题材创作,打造红色艺术精品。县诗词学会、县摄影家协会深入基层进行采风创作,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展“七个100”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精品创作,即100首诗词作品、100幅书法作品、100幅美术作品、100幅摄影作品、100首原创歌曲、100首“共产党人的故事”朗诵作品、100首诗歌作品,搭建精品创作“大平台”。


  开动志愿服务“大篷车”,办好群众贴心事

3.jpg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借助全县24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6个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动志愿服务“大篷车”,将学党史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志愿服务活动深度融合,以“小行动解决民生大问题”为导向,增强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

  3月5日“学雷锋日”,全县1万多名党员深入社区、广场、乡村、敬老院等地开展“牵手文明 奉献彰武”党员志愿活动,解决群众所急所盼所需;开展了“扶贫帮困”“卫生整治”“义务献血”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建立“线上+线下、点单+派单”的多维志愿服务机制,通过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使党史学习教育惠及民生、温暖人心。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各部门各乡镇和中小学校等50余家单位的75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先后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滋养英雄情怀和家国情怀。

  另外,我县各学校组织开展了“治沙精神”进校园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举办以“学习时代楷模,弘扬治沙精神”为主题的集中升旗仪式,并利用班队会等时间观看《彰武治沙精神》宣传片、制作手抄报,号召青年学生主动参与到学党史国史中来,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承弘扬“彰武治沙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忠诚的信仰在党旗下坚定,奋进的力量在党旗下凝聚。全县党员干部继续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契机,开动4个“大篷车”,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服务好群众,服务好人民,为彰武加速赶超、富民升位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