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彰武收到了中华诗词学会[中诗字2010第8号]传真文件,彰武县荣获了辽宁省第一家中华"诗词之乡"的光荣称号。
在辽宁西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星罗棋布;良田被绿树分割,丘陵被苍松覆盖。每当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盎然之生机,撩人心扉。他就是当年“管钥全辽”的军事要塞,今日享誉全国的中华诗词之乡彰武。
彰武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彩融合的地域文化、璀璨纯朴的乡土文化和鲜活灿烂的都市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彰武文化”,这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驰骋空间。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彰武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种文化一如雨后山花,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2001年至2005年间。彰武的独特地域文化发展异常灿烂,形势喜人。在以文化发展拉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时间,书法、绘画、剪纸、文学创作等艺术形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几年间彰武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县教育局还被授予全国第一家《诗教先进单位》称号。县委、县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彰武文化论坛》的活力与影响,这都对成立于1997年的彰武诗词学会再一次强势隆起,创造了空前的良好氛围与天时。广大新老诗友以及群团组织对诗词回归的渴望又形成了无前的地利因素。
目前,彰武县共成立诗词分会29个,诗社53个。会员及分会会员由当初的100多人发展到5000余人,参加诗词诵读、欣赏、创作人数已达到1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4%。
东六镇红杏诗社王宝林,他不但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还会编词作曲,为学会创作了会歌《诗词之歌》。优美的歌词,激昂的旋律,得到一致的好评。他的作品格律严谨,生活气息浓厚。
学会会员、农民画领军人韩凤伏,深受感动,为诗集深情命笔,创作了封面。两家子柳溪诗社的创始人、养牛大户姚玉辉,为了把诗词爱好者聚到一起,腾出自己的书房作为活动基地,不仅添置了茶壶茶碗还购买了许多书籍供大家学习。陈凤娟于2008年创办的网络诗社“雅墨诗轩”,不仅凝聚了阜新以及彰武的许多诗书画爱好者,也使得阜彰两地的很多学会领导潜身其中。……
彰武诗词学会人才济济,卧虎藏龙。不但有机关干部、教师,医生、护士、工人、农民,还有个体工商业者以及下岗职工,更有来自课堂上的学生,涵盖面之广,年龄之悬殊,都足以令人挑指。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岗位,却为着一个目标孜孜矻矻奋勇前行着。诗词的魅力,让许多人离开了麻将桌、酒桌,从而找到了新的人生乐趣。更为书法、绘画、摄影等姊妹艺术提供了参与合作的广阔舞台。
诗词学会先后出版了《诗词格律简编》、《诗乡集萃》、《汉语古典诗歌讲话》、《彰武神韵》、《许东航楹联诗词集》等书籍。出版的《彰武诗词》网络微刊及彰武诗人个人微刊专辑,受到了上级领导和诗友们的广泛好评,产生了积极影响。
辽宁省诗词学会会长李书文一行2016年对彰武诗词学会检查工作总结中评价称:彰武县诗词学会是全省诗词界的一面旗帜。(张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