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职业,看似平凡渺小,它却能成就不平凡的职责,有一种岗位,看似豪情万丈,它却代表着最平凡务实的人文精神。他就是驻后新秋镇平顶山村第一书记黄绪。
黄绪,2009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18年4月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安排,他到后新秋镇平顶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职务,2019年12月兼任后新秋镇平顶山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他曾先后荣获“辽宁省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先进个人”;阜新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先进工作者”;2018、2019连续两年荣获彰武县脱贫攻坚工作“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
平顶山村,2019年被上级党组织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在这种情况下黄绪临危受命,担任平顶山村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解决整村脱贫和党建的问题。黄绪通过各种方式沟通讲解,在了解平顶山村的基本情况的同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通过逐户走访调查发现,平顶山村有土地确权面积11000亩,70%是山坡地,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粮食价格下降,靠种植业脱贫很困难,尤其是今年干旱少雨,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精准扶贫的会议精神,他决定向精准扶贫上发力,经县总会和县统计局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和“村党委班子”精心研究,并结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决定由全村从种植业脱贫转为依靠种养结合的形式摆脱贫困。于是开始了为贫困户争取养殖项目的征程,在与县畜牧部门多次沟通协调由帮扶单位统计局和总工会出资扶贫资金14400元,给2018年预脱贫的4户贫困户,每户3只基础母羊,共计12只。每户每年能增收2000到5000元左右。这样通过养殖肉羊使这4户贫困户到2018年年末不但能够顺利脱贫,并且还有持续增收的项目,即使遇见灾年也能确保不再返贫。
平顶山村是2018年的已经全部脱贫,为更好的落实政策,确保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再返贫,他深入了解调查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核实平顶山村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还有36户因病没有劳动能力,且没有持续增收的项目,虽然目前已经脱贫,但是建立在年头好的基础之上,如果遇到干旱年,没有随时有可能再次走向贫困。经镇领导、村党委研究决定,平顶山村效仿白音皋村和乐园村“党支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户”精准扶贫模式,尤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由村两委班子牵头,以村里有养羊经验养羊大户的为主体成立养羊合作社,为没有劳动能力的36户每户够买成年母羊2只,共计72只。并与养羊户汤国峰签订代养协议,72只母羊交由汤国峰代养至2020年初,每年定期分红给建档立卡贫困户,预计每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2000多元。村里每年支付给汤国峰每只羊400元的代养费,真正的实现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双丰收的大好局面。
在黄绪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和“一降四有三达到”的退出标准,全村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全部脱贫,并且每户贫困户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持续增收的产业项目。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以上,并且整村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 1%以下。
在黄绪同志积极争取下,为村里修通村水泥路4.2公里;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修缮田间作业路5公里,实施危房改造工程30于户,并且全部入住,全村现已无危险住房。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饮水安全贫困户和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均达到100%。全村建档立卡户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人口参合率达到100%。
在此基础上,平顶山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村屯绿化带1500延长米、栽植苗木2000株,安装路灯20盏,设置垃圾投放点10于个,修建排水边沟700延长米,修建涵洞5处。在原有的2200㎡文化广场的基础上,又在东平屯新建2000㎡的文化广场1处,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化解村集体债务135万25余元。
2020年,在县统计局、县总工会、县扶贫办和后新秋镇政府等多方面帮助下,黄绪为平顶山村争取光伏发电项目1个,预计2021年中旬可以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明年平顶山村还要充分的发挥区位优势,高效利用废弃秸秆,发展肉牛养殖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实现农业结构调整、推动新农村建设。预计投资70万元,三年收回成本。每年可为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
第一书记是新时代撒在基层的种子。他们有信仰,他们有使命,他们有力量。他们聚是一团火,撒是满天星。每个人都为自己派驻的村子付出了心血,为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