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生态立县” 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不断提高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一,把握“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

  第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就林论林、就草说草,建设任务单一,缺乏综合治理措施,影响治理成效。要合理布局绿化空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第三,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加大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力度,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和碳汇能力,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我县总体上仍然是森林面积不足、森林质量不高,局部生态环境脆弱。持续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刻不容缓。

  国土绿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充分考虑经济条件,还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林草植被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

  二要科学编制绿化规划。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等因素,科学划定和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合理确定绿化目标任务和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并认真实施国土绿化相关规划。

  三要讲求科学方法。坚持量水而行,宜绿则绿、宜荒则荒,科学恢复林草植被。因地制宜确定绿化方式,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合理配置。合理选择绿化树种草种,倡导采用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审慎使用外来树种草种。加大封沙育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退化草原恢复力度,保护自然植被的原真性、完整性。

  四要强化资源保护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完善绿化后期养护管护制度,实行绿化用地和绿化成果一张图。创新开展资源监测评价,提升国土绿化状况监测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林地、草地用途管制,严厉打击非法侵占、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有害生物灾害防控能力。(县科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