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五员”抗疫奉献者
王贺,彰武县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促进部部长、主任助理,中共党员, 他总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如一块砖,党给我搬到哪里,哪里就是我发挥作用的墙。”
大年初一,大家仍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王贺一家也一样。儿子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家里可稍作喘息。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王贺迅速拿起手机,应急队长传达命令:“尽快到单位开会。”
十多天过去了,没日没夜工作的他已经忘记了时间,这段时间他吃住都在单位。有一次,儿子打来电话问:“爸爸,你啥时候回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那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说不下去了,喉咙里像被棉花塞住了似的,眼泪刷的一下子涌了出来,儿子想他了,他强忍着哽咽说:“爸爸正忙呢,一会打给你。”儿子是他的心头肉,今年才六岁。2018年6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至今仍在使用化疗药物,免疫功能很差。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孩子面临怎样的风险,他比谁都清楚,哪能不担心啊,可是现在没有时间考虑太多。他知道他欠家庭、欠孩子的又岂止是这些?
在疫情防控力度越来越大的时候,王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总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如一块砖,党给我搬到哪里,哪里就是我发挥作用的墙。”
他是“保管员”。应急储备库缺人手,他主动挑起存货管理重担。保管员事无巨细,应急储备库里还有多少物资,还需要购买什么,出库多少?库存多少?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应急物资的重要性。
他是 “消毒员”。我县发现“疑似病例”,消息一出,就如同炸雷一样,“我年轻让我来!”王贺走在消杀队伍的最前头,做表率、打头阵做最勇敢的冲锋战士。
他是“信息员”。深夜12点,健康教育办公室灯火通明,他查阅各种资料,收集信息,编写文字在第一时间让公众了解防疫知识。
他是“咨询员”。正月十一,室外温度零下27摄氏度。王贺带领同志们在小区门口设立了宣传咨询点,发放宣传材料,消除居民对疫情的恐慌。
他是“疏导员”。深夜,他忙完手头的工作,突然拿出纸和笔兴奋地说道;“关于宣传我又有新点子了。”结合县委、县政府的宣传思路,他熬夜准备了几套关于心理疏导的题库,通过网络分享,有奖答题的形式让居民参与,从而缓解群众紧张、焦虑的情绪。
难事大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他以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鞭策自己,“风恢恢其愈远,留洋洋而不溢”,他的事迹众人皆知,他的奋斗从未停歇!
舍小家为大家
王岩,彰武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一名护士。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战,在雷神山感染A7区病房奋战53天,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悉心护理每一位病人。
从王岩的履历中我们再一次看到白衣天使舍小家为大家,不畏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33岁的她,是一名主管护师,2012年2月参加工作。工作8年来,她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娴熟,多次参加院里的各项活动,并多次获奖。她两次参加护士长竞聘,均以第二名进入决赛。她熟练掌握呼吸科的专科技术操作,并获得专科护士证书。在武汉发生新冠状肺炎疫情后,她第一时间主动请战,并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和入党申请书。她在请战书上写到:“在党和国家危急时刻,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我愿意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投身到与新冠肺炎战斗中去,我作为一名正规护理专业毕业的护理人员,我决定在这场战役中,不当逃兵,参加到一线战斗中去,以自己的行动接受考验。”
她于2月9日10时,与主任崔颖义无反顾乘飞机飞往武汉!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6点40到达雷神山医院7号病区,她负责七号病区所有患者对药、请领备品工作,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往返在请领备品处和处置室之间,戴着乳胶手套的手被捂得发白、起疹子,厚重的防护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每天穿在身上都湿漉漉的,护目镜时常被哈气模糊了双眼,但她从不叫苦喊累,每天工作8小时,没有一刻闲暇时间。王岩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有着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积极进步,遵守护理人员道德规范,社会形象好,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能够主动热心为患者服务,受到患者及同事的一致认可。她专业知识扎实,护理技术精湛,无不良差错事故,工作精益求精,在工作中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次作为彰武县人民医院第一批援武汉人员,思想觉悟高,是一名合格的可敬的优秀的护理人员。
最让王岩惦记的是家中三岁的女儿,每天晚上回到宾馆和孩子视频的那一刻,是她最享受、就最幸福的时刻,刚开始孩子一见到妈妈哭着、喊着,没说几句话王岩和孩子就已经泪流满面。丈夫和家人的支持让王岩更加坚定了帮助武汉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特别是三岁女儿用稚嫩的声音喊着“妈妈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让身处异地的王岩更加充满力量。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她终于胜利地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抗击疫情,她冲锋陷阵,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