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感恩的致富引路人
孙富,今年57岁,虽然身患小儿麻痹,但却靠自己的双手走出一条致富路。
从小立大志,男儿当自强。孙富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和奋斗精神的人。他四岁时因患小儿麻痹使一条腿落下残疾,上学后,别人走1个小时的路,他要走上2个小时,甚至更多。就是从那时起,他明白自己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成年后的孙富自学了家电修理,靠着在工厂值更和维修电器生活。他还发明了适合当地耕种使用的播种斗,这使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此后,他暗下决心要靠自己的打拼让一家人过上有幸福的生活。
1995年,经过多次创业后的孙富,最终选择了养猪这条路。为观察摸索猪的生长发育规律,他一忙起来常常是后半夜才能休息。为应对养猪疫病多发的情况,他一边积极向有关专家请教专业技术,一边买来相关书籍孜孜不倦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总结,孙富掌握了扎实的科学养猪本领。如今的他通过观察猪的眼神、体质、肤色、大小便等因素,就可以诊断猪是否患病。有了科学的养猪技术,他养的猪成活率高达98%,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2016年春天,一个投资21万元、占地面积560平方米的“阳光猪舍”顺利竣工。当年就出栏仔猪800头,肥猪40头,实现销售额近50万元。
感恩报社会,无私天地宽。过上好日子后的孙富不忘回馈乡亲,不忘帮助身边残疾的朋友。有一年冬天,夜里11点多,外面下了一尺深的积雪。贫困户肖力敲响了孙富家的大门。家里猪难产,又联系不上兽医,只好找孙富帮忙。孙富二话没说,披上衣服拄着拐,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肖力家,在经过2个多小时的忙碌后,成功助产,并保住了母猪和猪崽。学会专业养殖技术的孙富也不藏着掖着,积极的跟其他养殖户交流经验,交换信息。他常走村串户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无私奉献给大家,凡经他指点的养猪户,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在他带动下,周边农民发展养猪事业,依托他的产销路子和养殖技术,全镇先后有5家农户开始了规模养殖。随着“阳光猪舍”的声名远播,周边很多养殖户都来现场参观,向他询问养殖技术。不管多忙他都会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毫无保留地把所掌握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他们,回答他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现在,孙富成立了四合城养猪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有社员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大家都把孙富当成了“主心骨”。他也因此被评为2017年度“阜新好人”。
七旬老人自办书屋 助推农民精神脱贫
提起后新秋镇乐园村“三乐书屋”的主人——金鹏,人们都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今年 79岁的金鹏老师,有 50 年的党龄, 40 余年教书经验。
2002 年,金鹏老师从镇中学退休,本可安享晚年的他,总想发挥点余热,为社会做点事。当时,镇里正在搞植树造林、扣大棚、搞养殖,乡亲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很缺乏,镇上也没有书店,于是他便萌生了创办书屋,免费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想法。他腾出自家一间30多平方米的屋子,买来了几个书架,摆上300多册报纸、杂志、图书,并取名为“三乐书屋”,以“乐己、乐民、乐国家”为宗旨,免费为广大村民服务。老百姓借书时,只需报上自己的姓名、手机号,登记在册,就可以借书,不需要押金,也不限定册数。
随着看书借书的人逐渐增多,原有书籍已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金鹏就拿出自己退休金买书、订报,还到处去 “讨书”“求书”。别人丢的书他捡回来,别人当废品卖的书他买回来。他还到县里、镇里“敲门”拜访求借旧书,给自己以前的学生写信,希望他们支持“三乐书屋”,赠送书刊。现在,“三乐书屋”共有图书万余册。
2005 年,金鹏干脆把租的这间房子买下来,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进行了翻盖,让“三乐书屋”更加宽敞明亮。为了全面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每月末,金鹏老师都集中举办看书学习谈体会活动,帮助百姓选些不同文化层次的书刊,让他们从书屋中得到宝贵的精神食粮。百姓每读完一本书刊,金鹏老师都亲自和他谈谈读书的心得,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陶冶了他们的情操,逐渐改变了人们以往“中午睡懒觉,下午打麻将”的习惯,从根本上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对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金鹏老师还在各村设立了图书流动点,他经常骑着自行车,为每个流动点送书送报,村民不出村就能借书看书。
由于“三乐书屋”“农”味十足,既有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类书籍,又有指导农民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的科技类书籍,因而被群众称为“精神乐园”“致富加油站”。乐园村葡萄种植户刘某家的葡萄叶片出现不规则斑点和霜状霉层,幼果病部变成淡绿色。于是,他连忙来到“三乐书屋”翻阅资料,才知道葡萄是得了霜霉病,经过科学防治,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挽回了经济损失数千元。
自从乐园村有了“三乐书屋”,村民们的习惯正在悄悄改变,大家更习惯于从书屋汲取知识营养。金鹏也不断对书屋的功能进行完善,把书屋的影响力扩大到全镇,研究如何把知识变财富,借助信息,传递爱心,帮助贫困户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