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全心为企纾困解难 全力推动企业发展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赵全新

  主持人:疫情期间工信局为企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赵全新: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坚持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与有关部门一道通过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努力支持我县企业平稳健康的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工信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经营,全局干部战斗在防疫一线,成立了9个疫情防控应急专班。分别从物资保供、工业经济运行、重点行业监管等方面开展工作。

  我县工业规上企业在生产、原材料及产品运输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工信局主动作为,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上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一是打通运输堵点全程服务。为了保障企业的生产原材料及产成品及时的运入和运出,我局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组建专门保障队伍,保证每一户企业运输手续第一时间签发。自3月24日保供工作开始,截至5月9日我局共帮助优品饲料、五洲丰肥料、联信铸造、德信砂业等80家企业审批保供车辆6473台次。比如,优品饲料供应的周边10余个饲养场饲料短缺,牲畜面临无料可吃的严重局面。我局获悉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防控卡口,连夜开具运输交接单,在属地包保人全程闭环管理、即来即走的情况下,及时解决了饲料短缺问题。五洲丰肥业的部分原材料积压在烟台、天津港等地,不能运回企业。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协调交通、彰武镇等部门,完全按闭环管理、专人盯车的方式,解决了部分原材料紧缺问题。二是强化上下游协同,保障产业链稳定。疫情期间,为了解决部分企业原材料短缺问题,我局积极深入企业调研,针对开发区部分铸造企业铸造材料短缺问题,组织同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拆借或买卖,合创车辆拆解给和诺机械、东健铸造拆解给鑫泓机械等例子有很多,有效的解决了原材料短缺问题。

  主持人:工信局在保民生、保稳定方面有哪些举措?

  赵全新:在保证全县人民可以正常吃到平价菜、放心菜的基础上,工信局采取了4大措施来保障全县安全供应。一是全程闭环管理,确保安全第一。3月17日,工信局的物资保供车辆审批专班和蔬菜保供车辆闭环管理专班立即投入工作,抽调10名机关干部组建闭环车辆管理小组。首先将所有蔬菜、蛋、奶等应急物资建立工作群,要求每一商户在发货时必须用“经纬相机”实时的拍清发货地点、车牌号,确保货物来源安全。其次实施由高速路口——目的地——高速路口的点对点跟踪服务模式,对运输车辆的全程闭环及消杀进行监督。二是统筹协调,配货方式满足城乡供给。组织豪德市场王老大等部分体量较大的蔬菜批发商户采取外地配货车运输方式,从黑山、盘锦、台安、阜新等地区累计调入蔬菜240台次1647.6吨,同时安排人员对进出高速口车辆进行点对点接送,确保司乘人员全程与其他人无直接接触,并做好车辆和人员的消杀。三是绿色通行,平抑菜价。为保障彰武市场供应,实施了蔬菜保供绿色通行证制度,选定4家单位下发绿色运输通行证,在确保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流程,由我局直接审批,并安排专人全程接送,以最短时间满足市场需要,截止4月22日累计运入蔬菜895吨。四是主动作为、寻求突破。为保证居民蔬菜稳定供应,我局积极帮助菜商寻求新的应急货源地,联系了阜新市亿通物流园后,在市商务局、市高新区的帮助下,安排局一名工作人员带队,全程跟踪,实施闭环管理,3月30日连夜组织第一辆运入蔬菜10吨,共计组织十七批次47辆车,运输蔬菜418吨,有力的丰富了我县蔬菜市场的供应品种,保障了百姓的“菜篮子”。

  主持人:面对困境下的中小企业,工信局采取了哪些助企纾困的举措

  赵全新:为助推我县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省、市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阜新市出台的21条惠企政策,我局从企业资金、用工、生产要素等多方面主动走访调研,摸清情况,为企业纾难解困,增强企业信心、稳定企业增长。一是加大融资支持,保障“资金供应链”,畅通源头活水。通过银企对接、建立融资服务平台等措施“双向”赋能,使得部分企业运转起来。为奇想达争取信用贷款额度600万元,兴旺机械争取贷款200万元,解决了企业运行的燃眉之急。二是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与我县三大通讯运营企业建立联系,统筹跟进我县5G基站建设情况。目前我县已批复拟建设5G基站356个,建设完成38个。辽宁海岳食品有限公司的两化融合、5G+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项目已启动整体规划的第三阶段,即MES系统的调研及招标工作。这些都将积极带动我县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三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第一,做好“专精特新”申报工作,我局通过深入企业生产车间现场,了解企业生产流程、设备配置及经营销售现状。积极组织了我县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符合申报条件的中小企业开展申报工作,目前已帮助隆源砂业、永红机械、联信金莹铸造等8家企业申报“专精特新”称号,共申报“专精特新”产品6项、中小企业6家、“小巨人”企业1家。上述8家企业都已通过初审,等待上级部门批复。第二,帮助联信金莹及隆源砂业申报了辽宁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目前材料已组卷上报上级部门。第三,帮助联通管业和华洲重工申报“绿色工厂”,助力我县企业绿色制造转型。四是对标对表县委提出的三大绿色产业,以生态绿色为核心,研究全县的硅砂科学规范化管理和实施细则,正在推进我县的硅砂废物处理中心建设工作。

  主持人:疫情导致的农产品滞销,工信部门如何主动作为?

  赵全新:一是主动帮助滞销黑豆寻找出路。疫情发生之后,彰武县两家子镇倒廷村年前收购的40余吨黑豆原材料,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面临着发霉变质的风险。工信局电商办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带领相关企业工作人员赶往倒廷村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黑豆滞销问题。借助“一亩田”商城平台,专门建立了彰武黑豆网销店铺。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发布产品销售信息,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加大滞销农产品的曝光度。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最终,成功将黑豆以高于线下平均收购的价格,卖给了江西福州的一位吴姓老板。装车发货当天,倒廷村就拿到了全部近30万元货款。二是积极对接上游拓宽樱桃销售渠道。了解到县内樱桃销路问题后,工信局主动与室内大型商超、阜蒙县等临近的地区推销产品。通过彰武融媒发布信息,建立微信群,助力樱桃销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