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彰武二中党总支在彰武治沙学校举办“庆七一 喜迎二十大”党日活动,活动主题是“矢志不移跟党走,甘于奉献铸师魂”。共有45名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大德镇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党员们参加了“以草固沙,建设离海最近的草原”现场教学活动。党员们领略了这里由无边瀚海到绿水青山的神奇蜕变,感受到家乡人民矢志不移的执著精神和永不退缩的顽强意志。由于处在科尔沁沙地边缘,这里的人们一直在与风沙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如果不向沙漠进军,只能沙进人退,眼看着沙漠占领我们的家园。这里的人们坚韧顽强勤劳智慧。要想治沙先要固沙,人们因地制宜,创造了“草格”固沙法,固定住沙丘的流动,再种树种草,逐步推进,形成人进沙退的局面。如今这里的沙漠像被驯服的野兽,披着绿衣,臣服于人们的脚下。在德力格尔草原,党员们看到了碧绿的草坪、清澈的湖水、成片的杨柳、蓝色的天空与城堡、石桥、风车、蒙古包构成辽阔宁静的塞外风光。游人们在此信步、休憩、拍照、歌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员们来到章古台镇,一座芳草萋萋、绿树掩映的墓地,祭奠一位“大漠英雄”、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首任所长——刘斌。他的重孙女就在治沙学校做讲师,她向我们讲述了刘斌老人与风沙斗了一辈子,亲身见证沙漠变林海,死后长眠在林海深处。党员们听了刘斌的事迹无不震撼,无不钦佩。觉得他不愧是一位英雄,无愧成为人们的楷模。在鲜红的党旗下,全体党员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嘹亮的誓言响彻林间。
在彰武治沙学校二楼报告厅,党员们聆听了《从皇家牧场到生态彰武》的专题教学讲座。讲师以真实的史料、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感人的事迹,为我们讲述了彰武由荒漠变成绿洲人们付出的艰辛,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优秀党员。我们认识了第12任所长、高级工程师宋晓东、29 年与深山林海为伴,章古台林场清泉作业区的护林员李东魁、承包荒芜沙丘植树造林达1400亩的四合城镇王家村普通农民杨海清以及在近20年的时间里带领村民,栽下了300 万株树木的“治沙书记”董福财等等。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平凡的人筑起一座“大漠风流”丰碑,正是这些矢志不移、永不退缩的英雄擎起了“彰武治沙精神”。
这种精神激励无数党员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投入自己的工作。我们作为教育战线的党员,就是要学习彰武治沙人的优秀品质,学习彰武治沙精神,在教育事业中,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做一位永不退缩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