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挨家挨户宣传动员,打消大家的顾虑,全村疫苗接种率达到92.6%,成为全镇的标杆。
“正因为杨星书记心里装着村民,村民们也愿意为村里分担一些困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娄学新讲,去年冬天的一场暴雪,村里的路被积雪封死,村民刘飞宇、杨杰民利用自家铲车无偿为全村打开一条生命通道。
“正因为杨星一心想着村民,公正无私,所以村民都信任他,无论大事小情都找他,他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三道沟村妇联主任刘丽华讲,杨星担任党支部书记的这两年,尤其是后一年,杨星书记简直就成了村民评理说事的主心骨。他家和他的办公室,哪怕是停车在路边,都成了村民的“评理说事办公点”,甚至半夜小两口打架闹离婚,不找父母找杨星。只要杨星到场一说和,保准儿风平浪静。可是,由于杨星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为村民服务为全村人着想上,家里的事情反倒顾不上了。
“村民们习惯称杨星的老父亲为‘杨书记’,所以很少有人称杨星为‘杨书记’,再加上他在村里的辈分小,年岁小,村里男女老幼愿意直呼其名‘杨星’,更多的人愿意亲切地叫他‘星儿’。”包村干部邵会成、田俊全介绍,往往在经济落后的村屯,杂七杂八的邻里矛盾和纠纷显露更多。对此,杨星表现出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潜质和能力。他既有独到的工作方法,又有一颗公正无私、爱民为民的心。正是这样的一颗心,真正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信服,赢得民心。自从杨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三道沟村两年无一例上访。
在去年开展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中,面对这一沉积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杨星首先逐项逐笔摸清来龙去脉,然后分门别类开展工作,找准思路,因户施策,圆满完成清收任务。“村民们就是信任他,好多贷款户干脆就把还款直接打到了他的微信里,让他代办……他在村民心目中可不是一颗‘星星’,而是像‘太阳’一样离不开的主心骨、当家人。”
“万里长征”:苦苦寻找致富振兴的新出路
三道沟村之所以底子薄,经济困难,主要原因是村集体资源少,没有任何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难以壮大。
从2021年开始,杨星和村党支部找准问题的主要症结,以问题为导向,层层分析,寻求突破。杨星更是积极主动与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各个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苦苦寻找三道沟村的长远发展思路。
在杨星的多方努力下,近两年,修村路,安路灯,建垃圾点……三道沟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村支部预备党员王东辉与杨星同龄,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前几年,王东辉自己搞起手工绢花制作。杨星发现这是一个足不出户就可以带动村民稳定增收的好思路,于是,鼓励王东辉把项目扩大,同时劝说村里的妇女尝试学习。如今,全村从事手工绢花的村民增加近百人,平均每人年收入稳定在1.5万元左右。
“我先后担任镇长、镇党委书记,这期间经常和杨星接触。”苇子沟镇党委书记罗丽娜介绍,她发现杨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初,探讨较多的,是村里各项具体工作的工作方法和解决办法。而近一年来,杨星思考更多的,是村集体经济壮大,村里项目建设甚至是乡村旅游等涉及乡村振兴和长远发展的出路和思路。“明显看得出来,他在快速进步提高,而且在为群众办事。他在为全村振兴发展上真是用了苦心,铆足了干劲……看到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成长,特别是看到他正在成为群众信任的贴心人、领路人,特别欣慰。”
早在2008年发展设施农业的时候,三道沟村通过换地的方式辟出35亩集中连片耕地建大棚,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失败,相关农户以贷款还不上等理由拒绝向村里缴纳承包费。这同样是一个多年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杨星抓住这一难题,通过入户进行思想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通过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终于收回了这片土地的承包权。
迫于村集体没有“机动地”,建设用地更是极为稀缺,杨星和“两委”想到了原来村小学校的旧址。尽管村小学校的房产已经被两户村民购置作为民房,杨星还是历尽周折,千方百计做通两家村民的工作,答应搬出,交给村里发展致富项目。
有了这两块地,杨星带领“两委”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项目建设。村里的牛羊养殖户占到一多半,养殖量逐年加大,粪污成了制约发展的难题和瓶颈。为此,杨星想到建一座现代化养殖小区,集中发展养殖的同时,建粪污处理站,用可行技术“变粪为肥”“变粪为煤”。此外,针对全县大力开展的“以光锁沙”工程,杨星想到引进“光伏+种植”项目,并积极与上级沟通,开展前期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村里的发展有了希望,他脸上的笑模样也多了起来。”杨星的姐姐杨爽讲,今年春节弟弟到县城的姐姐家吃饭,饭桌上,杨星和姐夫谈起私家车的话题。他对姐夫说,他这两年中平均每年都要跑上一个二万五千公里。“一年两个长征路……再跑上三年五年,村里就一定有一个大变化!”忽然,杨星的目光被电视里播放的一档美丽乡村节目吸引。他随之感慨地对姐姐、姐夫讲,“再用五年到十年,我一定要让咱们三道沟也变成电视节目中讲的那样!”姐姐欣慰而又心疼地对弟弟讲,“要是能变成那样,姐替你骄傲!不过,看你吃这一顿饭就接了六七个电话……你还是先别太累了。”杨星顽皮地看了姐姐一眼,又跟小时候一样,憨憨地笑了。
匆匆走了,村民却不相信“星儿”的离开
4月27日一大早,杨星就召集村“两委”成员,利用早上的空闲时间,再一次研究村里“二苇线”道路维修改造工作。上午,他接到镇里通知,要组织医护人员入户,为行动不便群众上门接种疫苗。中午,他没顾得上吃饭就赶到镇里。
“我在镇机关食堂刚刚吃过午饭,又‘碰见’了杨星。他和我在办公室里聊了起来,又聊到村里那35亩收回的大棚地。”汤艳辉讲,“看得出来,他这次还是特意来‘碰’我的。他主要是想琢磨今年一旦项目不能上马,如何让这片地集体经营收入更高。我是分管农业的,我建议他种植一些经济效益更好的经济作物。”
离开汤艳辉的办公室,下午2点24分,杨星又在三道沟村微信群里转发了某村村民焚烧秸秆被处罚的视频,同时写下“禁止焚烧秸秆,不可心存侥幸”的警示语。
下午3点多,他和刘丽华一同接上镇卫生院的2名医护人员回村。路上,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第一时间,罗丽娜等镇领导赶到县医院。怎奈,一切已经无法挽回。
当老父亲杨忠成来到儿子的尸体前,早已是老泪纵横。他颤抖着双手最后一次轻轻抚摸儿子的脸颊,痛不欲生地喊了一声:“星儿,你别走啊,我们想你!”
一位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三道沟村民的贴心人,就这样匆匆走了。
年迈的父母想他!无助的妻儿想他!村里的男女老幼都特别想他!
直至记者本次采访,尽管事情已过去50多天,一谈起杨星书记,村里的所有人都觉得依然无法接受那样的现实。他们觉得,他们的“星儿”并没有离开,无论是在村头巷尾、村部办公室里,还是在村民的院子里、炕头上,到处都是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