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居士集》简评 王国顺

  

4图1.jpg


  柳川居士即李向山先生的雅号,笔名网名亦称湘珊。《柳川居士集》是李向山先生新近由读书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部诗词集,这是我县诗词界的一大喜讯,值得庆贺和推介。

  柳川居士,乃彰武县退休公务员,中国辞赋家协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彰武县诗词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现为彰武县诗词学会顾问。向山积四十年之功,所创作出的一千五百多首古体诗词以及学习古体诗词的体会文章结集。于己,是他漫漫文学道路上的一次回望,也是他收到的苦乐艰辛的硕果,于彰武文化艺术界是个惊喜。也在诗词爱好者中树立起了令人敬重和羡慕的形象。

  三十余万言,篇篇列队而出,乘龙驭凤,浩浩漫漫,旌吟飞舞,神翰精奋,承继诗经楚骚汉赋魏晋风骨唐风宋韵又与新时代新风尚相融合,唱黄钟大吕,作新时代风雅颂之佳词。旧瓶装新酒,依旧醇厚清香。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此示君是给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新诗词的读者们作者们展示了“形音义”三者合一的独特的汉文字的魅力以及由此而编织成的多彩的诗词世界。

  彰武不是柳川居士的第一故乡。他的故乡在辽北,故乡的象牙山,大沙河是他童年少年时期的艺术启蒙,虽朦朦胧胧但种下了最初的种子,只待应时的阳光雨露的催发。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在彰武县工作,四十多年过去了,“心安处是故乡”,他把第二故乡彰武完全视做了故乡。几十年来,他在这儿工作,学习生活,他的文学新芽也在这儿破土、生长、开花、结果。第二故乡滋育了他的文学花树,他把果实馈赠了这里的人民。

  艺术是再现也好,表现也好,总是由形式、内容、风格特色来完成的。柳川居士三十多万言诗作,就其形式、思想内容、风格大略而观,包含骈文、赋体、古风歌行、近体五七言、律、绝、词等众体皆备,斑斓纷呈。另有诗学笔记,精思熟虑,见地精辟,可见向山学养的深厚,阅览的广泛,创作形式的多样。

  热爱祖国,党和人民,热爱祖国的名胜古迹,歌颂自古迄今凡于国家于人民有益的各类人物,是他诗词的基调,而且能与时俱进,对祖国日益发展进步,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在诗词中有所记录。笔墨随时代,不仅心系家国而且礼赞桑梓、这里录他的词《浣溪沙·彰武总说》:“盘古澄清混沌天,洪荒神力筑红山。石耕火种有人烟。毓秀钟灵生锦绣,祥龙集凤饮玄渊。如今大漠绿洲颜”。如此,可于一斑见全豹。像此类赞颂家乡彰武的诗词是很多的。尤其是他创作了十五篇赋,其中有八篇是歌颂宣传彰武的,足见他对第二故乡彰武的深厚感情。

  他的作品风格既有古拙沉雄,也有深情浑厚,还有清新秀丽的,总的看,是兼具豪放与婉约之风格的兼具阳刚与阴柔之美,凸显的是时代特色,地域特色。

  一个成熟的作家诗人,文风是繁复多彩的,是随着年纪、岁月、时代、身处环境,师承以及心理气质,和读书的深入而变化的。

  世上有没有天才作家?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知道,向山无疑是一位极具才华的诗人、作家,我观他文学成就的取得,也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他是个苦读书善读书的,写作也是很苦辛的。生活经验成就的他的诗才,读书更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和引擎。读书,他一研再研,用一颗虔敬的心,不欺古人,不欺读者,不骗己,不哗宠于人。他把手中的“全唐诗”、“古文观止”、“昭明文选”,还有诗律词格等,择要读了又读,研了又研,每篇何止三、五遍。当下,中国所谓读书人、作者中,这样的读者、作者怕是少之又少了。一些人还不是读给他人看,写作也是你仿我,我仿你,甚至对古人都不仿了,模仿成瘾,格式化成癖,嗅风而动,望形而歌,刷屏成疾。

而“操千曲后晓声,观千剑后识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就以上所引诗文论断来衡量他及其著作是恰切的。

  他也是个当代的行吟诗人。中国的绍兴,自古以来出大作家、大诗人,早于鲁迅756年出生的陆游有诗曰:“秘传一句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鲁迅诗言:“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二人都强调了创作主体人的实践性、坚持性、顽强性。

  向山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诗词并付诸行动创作的人,也是艺术的苦行僧。期待他的《柳川居士集》能够带动我县诗词创作的发展乃至繁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