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星作品选
【作者简介】张明星,网名,夜雨滴乡思。1962年11月生人,初中文化。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邪诗苑》编审,辽宁柳溪诗社副社长,彰武县《彰武诗词》、《彰武诗歌》责任编辑。2008年出版诗文集《房前屋后》。
母亲这一生只戴过一枚戒指,那就是顶针。
在我的记忆中,老家的土坑上,有两个纸糊的宝贝:小一点儿的是装旱烟的笸箩,有大碗那般大,大一点儿的是用来装针线、剪刀的笸箩。有针有线,当然也少不了顶针。
有一个谜语:不点儿不点儿,浑身是眼。说的就是顶针,别看它是那么渺小,做“针线活”时母亲却离不开它。农忙时,白天母亲去生产队干活,把顶针就放在笸箩里。吃过晚饭,母亲就会从笸箩里找出顶针,把它带在右手的中指上,然后找出破损的衣裤,准备工作做完,就开始为我们一家老小缝缝补补。那个年代家里穷,人口还多。而我那时却很淘气,跟一群野小子在一起玩耍,常常会把落满补丁的衣服刮坏了。就这样,在母亲的责骂声中脱下衣服随后扔给母亲……
到了寒冬腊月,顶针几乎每天都截在母亲的手上了,即便睡觉,也不摘下。平时行个被褥,补个鞋袜,戴着它,用中指一推,非常省劲,可做起鞋来就不那么轻松了。左手握着鞋底,右手用纳鞋的锥子在鞋底上先扎个眼,然后再把针穿过去。你想,那“千层底”本来就厚,再用糨子一“拿”,更滞针了,就得用顶针用力去顶那根针,用力,再用力。中指的作用力必须是又稳又垂直,如果用力稍偏或是一晃动,这根针就会“打”了。有时针体穿过去后,针鼻上的麻绳受阻,尽管两个手指怎么使劲拽还是纹丝不动,只好用柑子来拽。
顶针,长年累月地工作,磨损,那密密麻麻的小坑,它们已经伤痕累累,有很多早已被针顶透,我不敢想象,母亲那个变了形,略显细瘦的中指是怎样无数次被针伤害而忍受阵阵刺痛的呢?我也不敢问“母亲,您现在的手指还在疼吗?”
多年以后,我开始卖鞋。母亲,您也穿一穿儿子给您带回的皮鞋吧!
后来的母亲,还总是戴着顶针,架一副老花镜,缝缝手套,补补袜子,钉个纽扣。顶针,母亲是那样的喜欢它,爱护它,更离不开它。
顶针,母亲一生的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