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悦


  “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家访是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转眼间我已经步入教师这个队伍有五年的时间了,教学工作中的所有经历对我来说都是充满好奇与挑战,作为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地参与到了这次“特殊家庭”的访问活动之中,去了解和记录这个“特殊家庭”的故事。

  那是2021年的一次家访。小雨同学正是我所教班级的一名学生,她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但有时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通过后期与班主任聊天中得知孩子的父母都是残疾人,甚至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她,供他上学读书,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因为家庭的窘境常常困扰她,这也让她担忧自己能否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性格上也总是郁郁寡欢,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基于此情况学校领导决定亲自家访,全面了解孩子家庭教育情况,跟家长进行沟通协商,寻找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

  学校领导开车带领我们来到了孩子家,我们的到来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感到非常感动和意外。随后,和爷爷奶奶进行了交流,我们了解到小雨的父亲是家里的独生子,在智力上存在缺陷,同样母亲也是残疾人,生活上不能自理。虽然他们可以简单地与人交流,但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并不能给予她过多的呵护和帮助。父母在她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与众不同的。而在她生活中给予最大关怀的就是她的爷爷奶奶,全家的收入来源也都依靠于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因为家里耕地面积少,一家人的收入也是十分微薄。爷爷对我们说:“孙女就是上天赐给这个家庭最好的礼物,孙女就是他唯一的寄托,就是他活下去的信念。”随后爷爷马上拿出了一部破旧的手机,让我们看手机里的视频,里面记录都是有关孙女成长的点点滴滴,帮爷爷剪指甲、捶背、捏腿、干农活等等,这些就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常态。与此同时那布满皱纹的脸庞上始终洋溢着欢喜与自豪。如此懂事体贴的孩子也让我们对她有了新的认识。可在一旁的奶奶却不禁地抹起了眼泪,担忧起了孩子的未来。见此情况我们马上进行沟通,让家长对孩子循循善诱,肯定孩子内心世界阳光、纯真。同时,我们也向家长传达了助学政策。这些政策能够保证孩子成长期的基本需求,保障学业的顺利完成。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除了因家庭经济贫困带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的精神面貌也得到改善。临别时,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教育给予高度评价并感动地说,咱们学校领导和老师真好!对学生如此牵挂和关心,表示以后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我们的家访工作并没有就此止步。家访之后,我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时刻关注和引导。自从得到了国家与学校的帮助,洋溢在她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她更加追求思想向上,更喜欢跟老师同学交流。孩子也在去年顺利的毕业并考入了重点高中,其中的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爬起,多少次的心灵搏击,也许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但我们也看在眼里。现在孩子时不时地也会给我发来问候的短信,也许这就是师生情,这就是彼此的惦念。

  有一种家访叫温暖,教育的过程要充满爱与期待。家访中,我们把一份爱心与温暖融入其中,结果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声声嘱咐,一句句长谈,萦绕脑海;一滴滴汗珠,一个个笑容,滋润心田,向上生长,向善前进。

  家访,我们一直在路上。


返回